人大重阳网 何亚非:全球治理研究正逢其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何亚非:全球治理研究正逢其时

发布时间:2017-03-23 作者: 何亚非 

3月9日下午,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智库建设捐赠仪式暨“全球治理与中国智库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此次捐赠仪式上,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无偿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支持设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负责运营管理,聘任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担任中心主任,本文内容依据何亚非在捐赠仪式与其后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而成。


  编者按:3月9日下午,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智库建设捐赠仪式暨“全球治理与中国智库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此次捐赠仪式上,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无偿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支持设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负责运营管理,聘任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担任中心主任,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着手开展中心后续的筹建及研究工作。本文内容依据何亚非在捐赠仪式及随后的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而成。


  致辞环节


  尊敬的各位嘉宾:


  下午好!


  今天我非常激动,在人大重阳担任高级研究员有一段时间了,也参加过不同的活动和仪式,但今天的意义不同凡响。首先我要感谢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马琳董事长的慷慨捐赠,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和重阳金融研究院对我的信任。


  全球治理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新型的智库,其成立正逢其时:


  一是全球化的发展势不可挡,但同时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思潮,民粹主义的思潮也在泛滥,所以全球治理变得更加的重要、敏感和困难。


  二是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全球治理重要的贡献者和主要的参与方。一方面中国的国家面貌自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大潮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现在正处于贡献中国思想、中国方案以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也是全球治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


  三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国内治理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全球治理体系和环境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然途径和必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就非常重视全球治理的问题,多次率领政治局集体学习全球治理,已经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来建设“一带一路”等具有创新性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可付诸实践的思想和倡议。这些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思想和倡议,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世界的目光正投向东方,聚焦中国。我们成立一个研究中心研究全球治理,聚焦中国和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前沿性的观点、看法和建议,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重新塑造的需要。应该说这是中国历史性的选择,也是历史对中国的选择。


  我相信在人大重阳与马琳董事长的支持下,在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的团结协作下,研究中心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为国家、为人民、为世界在研究全球治理领域做出应有的、独特贡献!


  谢谢大家!


  研讨环节


  我对全球治理有一些观察和研究,我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治理的领域越来越多,越来越碎片化、复杂化。由于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等国家力量的壮大,全球治理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这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例子。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治理体系总体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不那么成功的地方;G20是成功的,但其中也有曲折,成立之初应对金融危机比较成功,但是后面有一段时间就有停滞,直到中国担任主席国并于2016年成功主办杭州峰会;欧盟可以说是全球治理和区域一体化的试验田,现在有人说欧盟内外交困,如果法国这些国家出现极右政党上台,退出欧盟,欧盟就会退回到原来少数几个国家的状态。另外一些全球化主导国家,比如美国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特朗普政府对全球治理的看法,对全球化的疑虑都与以往不同,他们希望继续保持“全球化即美国化”的模式,即在美国主导下自身获利最多的模式。如果别的国家获利相对多了一些,美国就要想方设法改变规则,重新进行全球化的利益分配。


  我们以前提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是指中国可以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现在这一机遇期还存在吗?我认为是存在的,而且是新的战略机遇期。它很可能体现在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和引领,对制定新国际规则做出的重要贡献上。国际秩序能否和平、稳定的过渡,可能取决于中国能否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这些世界性的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


  我们对全球治理的认识和研究能否跟得上形势变化,我们研究者甚至包括老百姓有没有“全球公民意识”,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虽然各方面都在培养人才,我们需要紧迫考虑为国际组织输送人才的问题。但是目前看,我们的“全球公民意识”还不充分、全面。


  我最近去讲过“一带一路”的课,主题是“全球治理与‘一带一路’倡议”。因为我认为需要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对外开发援助或者对外资本输出,而是我们对将来世界的发展,对区域一体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倡议,是对全球治理思想和模式的一种创新。对“一带一路”倡议,如果不从全球治理和中国作用的高度度来认识、来理解,执行起来会遇到困难。2017年5月中国将举办“一带一路”峰会,我们新成立的研究中心能做哪些贡献?这个确实需要思考。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对外投资、对外援助,但却没有明确职权的管理机构。怎么做到与国家发展战略密切配合,如果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深度对接,都需要有很好的考虑,需要做定向的研究。像“一带一路”这么好的倡议,美国一些人说是中国的阴谋,是中国想做大,在国际体系中替代美国的作用等等。虽然美国不是“一带一路”愿景规划的国家,但是如果美国因素处理不好,“一带一路”推行起来就比较困难,好多地方会“翻烧饼”。所以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对“一带一路”很重要,对全球治理自然也是十分关键的。


  如何把中国成功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体现在今后全球治理的改革、国际秩序的重塑上?这是我们研究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我观察到最近美国有人在提全球治理的新想法,他们知道美国现在一统天下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都不可能持续很久了。怎么办?如果一心希望维持美国的主导地位、霸权地位,对“一带一路”建设心存疑虑很难避免。最近有些美国专家提出所谓的国际秩序的过渡阶段(即全球治理由西方统治变成东西方共治,国际秩序也做相应调整)。过渡阶段里,可以采取一种混合型的安排,就像混合经济似的,把西方“自由国家”和像俄罗斯、中国、土耳其这样他们认定是“非自由的国家”,都放在一起,分享一些权力,对全球治理进行混合、共同治理,但是前提还是要确保美国主导,不能冲击美国的主导地位。西方开始探索全球治理改革这个问题,转折点是2008年金融危机。他们发现G20应对金融危机确实离不开中国。如果中国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美国和西方将无法实现其诉求。


  现今全球治理处于一个混乱的过渡状态,是比较复杂的,但这恰恰是中国可以发挥作用的历史时期。西方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又十分成功,大家都寄希望于中国能够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诚然,美国不希望中国做出的贡献足以颠覆这个体系,对中国还有不少疑虑,但事实上中国只是要补充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并非想“另起炉灶”。这些课题都需要研究。


  非常感谢重阳金融研究院和马琳董事长能够有这样的远见。马董事长专门捐款,成立一个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还有这么多研究功底很深的人士,包括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女士、前国家外汇局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先生的加入,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我感到责任重大。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研究一些突出的问题,给国家决策提出可行的想法和建议,而不是随波逐流的提一些不疼不痒的事情。这些可行的建议是为了帮助中国能够在全球治理中占有其应有的重要位置,而且还要让世界能够接受中国的这些观点。现在我们提“全球公民意识”,是希望培养中国公民的全球公民意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对世界应尽的责任。今天我表个态,我会和大家一起,尽快投入这项工作,提交一些论证充分、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我认为我们不要拘于形式,国际上也有很多研究全球治理的人才,我们也可以请过来一起探讨。我们要做深入的研究,先把一些要研究的课题确定下来,由近及远,从短期到长期,尽我们的力量把这个路线图梳理出来。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但要尽己所能,提供国家所需要的思想和观点。今年要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和金砖峰会涉及的议题都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


  谢谢大家!(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