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杨凡欣:推动绿色投资 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杨凡欣:推动绿色投资 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28 作者: 杨凡欣 

绿色投资是构建全球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粗放,部分国家水资源短缺,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较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低,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尖锐。如何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性间的关系,是这些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作者杨凡欣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26日中国贸易新闻网。


26日上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来自37个国家的首脑和90多个国际组织及150多国近5000位外宾出席,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共建“一带一路”要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积极践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巨大的绿色投融资空间不断得到极大激发,为新一代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国境内及境外投资绿色化的需求不断扩大,推行绿色投资、发展绿色金融,契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体现。


绿色投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绿色投资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新动能。2016年中美绿色基金成立至今,中美完成超20亿元投资,并形成近30亿元近期即将签署协议的储备项目池,基金的主要投资领域包括绿色能源与节能、绿色制造与环保、绿色消费与服务、绿色出行与物流.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绿色投资”在其中扮演主导作用。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绿色新政”,把绿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提出“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 。英国发展绿色智慧城市、英国绿色建筑等。德国推行“绿色经济”政策。2018年4月,德国联邦环境部发布了《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德国环境技术图集》显示, 绿色行业2016年对德国GDP的贡献率为15%,2025年预计增加到19%。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文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中国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系统性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截至2018年底,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国内外共发行各类绿色债券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78%,成为外资热捧的香饽饽。


绿色投资是构建全球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粗放,部分国家水资源短缺,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较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低,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尖锐。如何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性间的关系,是这些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基础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复杂。基础设施的改善扩大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但短期内会导致更多的温室气体和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关于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优质、可靠、可持续、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包括区域和跨境基础设施,以支持经济发展和提升人类福祉,其中的重点是,人人可担负得起并公平利用这些基础设施。而中国提出共建“绿色丝路”以来,一直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通过顶层设计构筑其对外投资的绿色化进程。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演讲强调,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8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在两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主席在演讲中强调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中国同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发起“关爱儿童、共享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合作倡议,启动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深化农业、卫生、减灾、水资源等领域合作,同联合国在发展领域加强合作,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中国对外绿色投资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2017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和《落实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的分工方案》,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绿色金融发展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绿色投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细化政策陆续出台。2017年9月,绿金委等七个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发起《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鼓励对外投资的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充分了解、防范和管理对外投资项目所涉及的环境法规、标准和社会风险。中国还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绿色化,本月25日,《“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27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参加了仪式,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走向新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建立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的经济体。2015年4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以绿色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指导机构。同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建立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的经济体;2017年5月,《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系统阐述了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同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落实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的分工方案》推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广东、贵州、江西、浙江、新疆5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成为国际主流议题和全球共识。2016年,中国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了财金渠道议题,并发起成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成为国际主流议题和全球共识。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参与发起了“绿色金融合作网络”(NGFS),与其他央行和监管机构共同研究环境因素和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分享发展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


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为推动绿色投资迎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为推动绿色投融资指明了方向,也为各国加强绿色发展提供了合作的平台。推进“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必将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而中国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