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3 作者: 杨凡欣
12月4日,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和欧洲投资银行联合发布《探寻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第二版白皮书,建议未来应在中欧绿色债券标准之间建立较为清晰的标准可比性和转换机制,并探索欧洲投资银行在中国资本市场发行绿色熊猫债券,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形成示范效应。中国和欧盟拥有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两者之间开展绿色金融标准一致化合作,有助于推动绿色资本的跨境流动和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凡欣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2日国际在线。
12月4日,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和欧洲投资银行联合发布《探寻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第二版白皮书,建议未来应在中欧绿色债券标准之间建立较为清晰的标准可比性和转换机制,并探索欧洲投资银行在中国资本市场发行绿色熊猫债券,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形成示范效应。中国和欧盟拥有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两者之间开展绿色金融标准一致化合作,有助于推动绿色资本的跨境流动和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中欧合作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向低碳化转型,是落实中欧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联合声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欧积极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温室气体低排放和可持续发展。中欧在碳减排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2016年欧盟28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23%;在中国,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继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2016年比1990年减少了一半以上。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91亿吨。
中欧探索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开创先河。白皮书对绿色债券标准、环境政策目标、项目合规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在不同标准下绿色债券可比性的方法。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点对中国甚至全球来说都非常重要。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在经历跨境发行和跨境投资的快速扩张,这一趋势同样表现在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上,绿债标准的更大兼容性对于无缝整合国际市场至关重要。随着这些标准在未来的发展和更新,白皮书中正在进行的工作有助于为中欧绿色债券标准之间更清晰的比较和相互兼容创造条件,这最终将会促进欧洲发行人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反之亦然。由于中欧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绿色债券市场,两者之间的兼容性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协调提供示范作用。
绿色债券标准建立清晰的可比性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可持续增长、提高环境保护以及实施巴黎公约至关重要。目前,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中债资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国境内市场上绿色债券余额达5352.34亿元。中国还出台绿色信贷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项目、绿色交通运输项目等新兴产业,并发挥了引领作用。
中国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过渡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体现了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担当。目前,保护和治理环境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要得到金融的支持。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顶层设计,绿色金融逐步进入国家顶层战略。地方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流向绿色经济的领域。中国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截至2018年7月末,中国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9万亿元。中国还推出绿色发展基金和绿色保险、加强证券市场在支持绿色投资中的作用、改善环境权交易市场,开发相关融资工具、支持地方政府发展绿色金融,并促进绿色金融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及“绿色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