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报告】《北京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全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报告】《北京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全文

发布时间:2022-02-25 作者: 人大重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及其运营管理的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发布《北京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智库研究报告。

2022年北京冬奥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政策、资源等多重力量,实现历史上第一届碳中和的冬奥会,向世人证明中国此前承诺“双碳”的战略雄心,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经济增长与低碳转型的双方做到了有效平衡的重大创举。作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及其运营管理的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在冬奥期间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银行保险社》等重要媒体讲述“冬奥与绿色金融”主题。北京冬奥圆满闭幕,2022年2月25日,“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2022年春季)”召开,邀请多位冬奥与绿色金融知名专家参与讨论,并对外发布《北京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智库研究报告。



报告封面

该报告引注请参见北京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pdf


核心提要


2022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第二个年头,与此同时在这一年全球也迎来了北京冬奥会,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让各国间的交流变得相对割裂,但是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又成功地唤起了全球体育与人文交流的觉醒。本届冬奥会通过传递“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不仅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在面对疫情时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保障能力,还切实地感受到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工作上的雄心与措施。这背后离不开绿色金融所做的突出贡献。


本报告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为分析主线,全方位阐述了绿色金融在本届奥运会中所做发挥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分析了绿色金融与“绿色奥运”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对未来实现“双碳”目标进程的影响。报告还以大国关系为视角,展望了未来中国绿色金融在引领世界实现碳中和时所产生的实际效应。最后,报告提出了本届冬奥会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带来的五个“首次”,旨在总结绿色奥运与绿色金融为中国乃至世界所形成的特殊意义。


●“绿色奥运”理念最早起于1970年,自此,几乎往后的每届奥运会都将绿色设为重要的办奥理念,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绿色奥运”理念发挥到极致,为世界呈现出历史上首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


●本届冬奥会是自“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绿色金融的首次“大型国际汇演”。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回击了此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具有顺利实现“双碳”目标能力的质疑,还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强大的绿色金融体系。


●本届冬奥会凸显了不同金融机构间的高效合作能力。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唯一官方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的牵头下,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以银团的形式为本届冬奥会提供了规模超780亿元的融资,这也是多方机构在共同服务大型国际活动方面的首次绿色金融合作。


●本届冬奥会首次实现奥运场馆100%绿色用电。通过跨区域绿电交易与直流电网输送的形式为冬奥场馆的用电提供了绿色保障。


●绿色金融在本届冬奥会上首次实现大型国际活动与精准扶贫共同推进。绿色电力项目在开发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这是绿色金融在以服务大型国际活动为目的,同时产生扶贫溢出效应的首次体现。


“绿色奥运”—奥林匹克不可或缺的理念


环境与绿色长期以来都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考量竞办奥运会城市的重要衡量标准,环境保护不仅被写入了《奥林匹克宪章》中,还成为了体育与文化外的第三大奥林匹克运动支柱。回看历史,有像巴塞罗那、悉尼这样因为环境优势而赢得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也有像丹佛、温哥华这样曾经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而放弃申奥的城市。所以,“绿色奥运”对于每一座办奥城市来说都是基本且不可或缺的理念。


早在1970年代就有了“绿色奥运”理念的雏形,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全面探索与实践“绿色奥运”,但真正在奥运会的低碳、环保、绿色进程中具有公认的里程碑意义,还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是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首次真正将可持续性发展定为筹备奥运的愿景和目标,向全球兑现了可持续承诺。无数人为此付出了努力,但这背后容易被忽视、却又必不可少的力量则是“绿色金融”。很显然,在2008年北京奥运的“绿色、科技、人文”的三大理念基础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又成功加入了“金融”元素。



北京冬奥折射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雄心


1972年慕尼黑奥运提出“健康环境中的健康比赛”,被视“绿色奥运”最早的雏形。1988年汉城奥运提出美化城市计划,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提出“无烟运动会”。此前,全球低碳发展的问题,还远没有当前那么广泛被重视。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筹办期间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迫使国际奥委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冬奥会,充分考虑场馆对当地环境的后续影响以及持续的经济效益。2008年北京奥运将“绿色”作为申奥三大理念之首,推动树立全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北京城市功能的绿色转型、公众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观念的形成,以及促进奥运场馆的绿色遗产化与推动促进构建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措施。


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的举办经验,为推动此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2022年冬奥会低碳化的筹备进程做了充分的实践积累。作为全球唯一一座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不只是一届运动会的低碳科技与运营,更涉及到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的高质量发展。


2015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作出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重要指示,为如何筹办冬奥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提出了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等4方面18项措施。同时,提出了林业固碳、企业自主行动、碳普惠制等碳补偿措施。


2022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 不同于其他国家“一次性奥运奥运”,2022年北京冬奥不光在顶层设计上确立了可持续性战略,制定了可持续性计划、组织框架和管理体系,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政策、资源等多重力量,推动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次碳中和举办进程,不仅仅向世人证明中国此前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必将实现的战略雄心,更向世界表明即便在全球疫情长期延续、各国经济长期低迷的巨大压力下,中国人仍能做到经济增长与低碳转型的有效平衡与重大创举。


绿色金融助威北京冬奥


在筹备2022年北京冬奥的进程中,中国一直强调要在环境发展与经济效益上做到可持续。过往一百多年的奥运史,“赛事、环境与经济”三重效益几乎是“不可能的三角”,但北京力求实现一届“绿色、包容、开放和清洁”精彩盛会。从本届冬奥会开幕那一刻,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内的全球有识之士们都惊叹,任何时候都可以相信中国人。


早在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就已发布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规范了大型活动开展温室气体排放预估与核算、通过购买碳配额与碳信用抵消排放并实现碳中和的流程。在双碳目标的顶层指导下,中国绿色冬奥的顺利举办,是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实践,开创了绿色投融资项目支持大型国际活动的经验先河,将成为未来国际气候可持续投融资领域的经典模范。


——绿色信贷:中国银行作为服务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与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双奥银行”,在本届冬奥会中发挥了其强大的绿色金融力量。截至2022年1月,中国银行已为北京、河北、黑龙江等10多个地区的冬奥冰雪项目提供授信支持,核定授信总量613亿元,广泛支持冰雪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大众参与冰雪并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具体来看,中国银行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建设服务公司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发放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超过2亿元,全部用于场馆建设。除此之外,中国银行还未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首钢化学大跳台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提供绿色信贷数额达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及同业代表与北控集团共同签署银团贷款协议,为延庆赛区场馆项目建设与赛后改造提供25.8亿元贷款支持。



——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服务:绿色金融推动冰雪资源带活各地经济。金融机构基于冰雪事业新业态、新场景发展,积极开拓金融创新产品服务,借冬奥推动“冰雪+”产业经济持续蓬勃发展,依托北京‘双创’,突出绿色信贷,发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等优势,深入挖掘绿色科技金融服务潜力,对冰雪产业优质企业和场馆设施赛后改造利用等领域进行专项金融支持与服务,真正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实施纲要》,预计冰雪产业总规模将从2020年的6000亿元飞跃到2025年的1万亿元。


——碳金融机制:此次北京冬奥充分利用了碳金融机制,积极拓展碳补偿渠道。北京和张家口两地政府将林业碳汇捐赠北京冬奥会,分别完成71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和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并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了相应碳汇量的监测与核证工作,核证碳汇量分别为5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和5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分别将上述碳汇量全部无偿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等三家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碳中和工作,以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的形式,分别向北京冬奥组委赞助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汇量。


——绿色清洁能源:北京冬奥所有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开创奥运史上的首次。此次通过绿色金融支持而打造的清洁能源供电最重要工程“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张北柔直工程)”,每年可向北京输送约14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占北京全市大约1/10的用电量,其中包括直接满足北京、延庆两个冬奥赛区场馆用电需求,不仅开创了奥运首次绿电史,还创下12项世界第一,有效解决了张北地区此前绿色电力“并不上”“送不出”“难消纳”三大难题,每年节约标准煤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这背后折射了中国向全球展示其可再生能源雄心的一个缩影。



——绿色城市新型地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支持打造的一系列场馆、技术,将为京津冀周边发展留下非常好的绿色文化遗产,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绿色转型。相比平昌奥运耗资约 6000 万美元建造的“一次性”奥林匹克体育场在内的场馆在赛后不久就被拆除,北京冬身穿首次将”奥运竞技+绿色科技升级+区域化优势+产业文化+脱贫攻坚”巧妙地融为一体。张家口市的比赛场馆,赛后将成为冬季娱乐中心和避暑胜地,大力推动冰雪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升级和群众致富;首钢园区也以冬奥为契机转型升级,由先前的污染大户转型为一个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地标;2008年北京奥运时游泳场馆的“水立方”成为改造成了冬奥场馆的“冰立方”,这些创举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未来贡献了奥运与城市低碳融合发展的经典案例。


通过以上举措来看,多方面的绿色金融力量成为了我国支持2022年推动树立了“绿色奥运”的新杠杆,为全球未来发展如何利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如何低成本举办全球赛事,如何确保存绿色能源供应均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北京冬奥助推全球绿色金融事业


绿色金融支持北京冬奥的成功举办,同样也收获了自身的长足发展。作为“双奥之城”、首次实现碳中和奥运会的城市,也为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信心。


首先,“双奥之城”对于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有着非凡意义。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表明生态产品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并且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将会以保护生态为基础。但通常来说,绿水青山往往存在于我国的春夏时节,虽有一些南方城市四季如春,但对于北方大多数城市来说,冰天雪地才是冬季的常见景色,所以如何在冬季挖掘生态产品价值就成了经济发展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对北京而言,如果说夏季奥运会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机遇,那么冬季奥运会是将冰天雪地也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次考验。


为进一步发掘北方地区生态产品的最大化价值,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是对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发展生态经济的迫切期望,而本届冬奥会也正是践行此论述的重要契机。自本届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全国范围内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已突破三亿人,以冰雪运动所带动的冰雪旅游也将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次将超过5亿,收入也将超过1.1万亿元。


很显然,此次冬奥会是提升冰雪经济的重要手段,冰雪旅游也将成为我国短期经济发展的新增量。届时,绿色金融将为支持冰雪经济发展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从本届冬奥会的实施情况来看,绿色信贷在支持增建民宿餐饮商户、改善冰雪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所以,未来各地也将汲取本届冬奥会的宝贵经验,持续发挥绿色金融在冰雪经济发展的中的支撑作用。


其次,碳中和冬奥会对于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进程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世界银行研究表明,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后全球温升将减少0.2-0.3摄氏度,再加上中国的碳排放占世界比重的27%左右,所以中国的减排举措对于全人类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本届冬奥会则是中国向全世界呈现减排决心的一场盛会。


本届冬奥会各大场馆均已实现绿色用电,其中光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北京周边,京张奥运迎宾廊道光伏发电项目、张家口崇礼扶贫光伏电站都为本届冬奥会的用电提供了绿色保障。众所周知,金融的核心在于服务实体产业,而绿色金融的核心也在于支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光伏当今能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主力供电模式与绿色金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7年到2017年间,在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的扶持下,我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了90%。自此,我国光伏产业飞速发展,并在光伏制造、光伏发电装机量与光伏发电量三方面上多年位列全球第一。这样的成绩在世界范围内的绿色金融应用中可谓是教科书级别。


除此以外,张家口崇礼扶贫光伏电站还体现出了绿色金融带动精准扶贫的特殊作用,张家口崇礼扶贫光伏电站在每年贡献4443万度电的同时还扶贫1000户,扶贫金约300万元,在帮助参与用户实现“煤改电”的同时也为他们带去了切实的收益,这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绿色金融在支持可持续发展外的附加值。


本届冬奥会成为了中国为国际社会讲好减排故事与绿色金融故事的宣传窗口,让各国看到了中国绿色金融的成功案例,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将帮助各国优化绿色金融体系起到正面作用,最终为国际社会实现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增强了信心。


随着2021年中国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布局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22年“双碳工作”也将更丰富、更紧凑,国际间的绿色金融交流与合作也将更加深化。下一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的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举行,同样,欧洲也是我国绿色金融对外合作的重要一站,此前中欧共同发起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中欧双方在未来的能源、制造、建筑、交通、固废和林业六大领域达成相互认可,为双方的跨境气候投融资合作提供了基础。


绿色奥运:中国领衔全球未来


奥运会不仅是各国争取国家荣誉、开展文化交流的盛大平台,更是东道主展现大国底蕴的重要渠道。而绿色冬奥的成功举办,正是中国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发展观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布局的一次对外宣传,是对外讲好中国碳中和故事的一次国际实践。本次中国绿色冬奥不仅为全球各国提供了未来奥运可持续发展的标杆,更在过程中不断创新和积累绿色金融支持奥运场馆建设、项目筹备、基础服务的国际经验,最终引领绿色奥运的发展方向、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当前,全球各国都在努力适应21世纪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一国承办奥运的过程是否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的标准,直接彰显了该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国实力。不仅是奥林匹克等国际体育运动,生态优先、低碳发展的根本理念在各种国际性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中都是一项重要原则。


中国冬奥会为全球绿色奥运的发展进程迈出了新步伐,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以中国作为经验借鉴的模范和标准,积极践行绿色办奥,逐渐形成良好的绿色低碳国际氛围,进一步深化全球碳中和与净零排放理念,不断推进联合国视角下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


——为全球提供绿色投融资支持大型国际活动实现碳中和的经典案例。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以碳排放和资源利用问题为主的大型国际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国际问题,也是活动主办方对外展现绿色管理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的关键出口。从冬奥会的场馆建设,到基础设施服务,再到能源供应,各种环节要实现绿色低碳与净零排放均离不开绿色金融的信贷支援和项目投资活动。绿色奥运在未来将成为各国筹备和举办奥林匹克运动所需遵循的核心理念,而中国通过绿色金融支持冬奥实现碳中和更为各国提供了绿色奥运的路径经验,在国际气候投融资领域开创了中国模式创新。


——为全球提供绿色奥运带动绿色基建与绿色城市建设的经验引领。奥运会所需的各项场馆、住所和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奥运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在奥运村中得到了广泛体现。在中国绿色冬奥的筹备进程之中,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项目的开展将对绿色建筑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带动作用,通过绿色奥运村积累绿色城建的模式经验,对于国际化的绿色建筑标准的完善和拓展以及其现实运用具备实践意义,为建筑业和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如何实现碳净零排放、能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模范和案例。进一步而言,绿色奥运村的筹备还带动了城市绿色发展的生态创新,令各个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不再成为一座座孤岛,而是在绿色城市中得到整合。中国在绿色奥运村上的成功经验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设施的低碳革命,更是未来国际绿色城市与建筑场馆集群提升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参照,深入发挥绿色奥运所带来的绿色城市建设的模式参照和体系引领作用。


——为推动全球走出疫情阴霾、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注入强大信心。绿色冬奥的成功筹备和举办,表明中国正开始领衔全球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议程,不仅树立了良好的绿色投融资推动大型国际项目可持续建设标杆,更令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的可持续开展以中国作为头号绿色模范。


首先,从大国形象上,绿色奥运令中国树立了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大国作为,对外展现了环境治理的中国实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支持欠发达地区的绿色转型、保障人类文明延续等国际理念,与公平、团结、友谊等奥运精神是相符合的。通过本次绿色冬奥,世界各国充分感受到中国的气候治理能力,并意识到提高气候适应力和防御力是未来全球碳中和时代增强大国竞争力的重要途经。


其次,从理念诠释上,绿色奥运贯彻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传达了中国的环境人文关怀。中国一直在探索和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理论成果,通过绿色奥运的实践和诠释,各国未来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生态战略部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后,从国际话语权上,绿色奥运的举办,实现了对外讲好中国碳中和故事,展现了中国将碳中和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广泛统筹了绿色金融、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等各个领域。中国通过2022年冬奥会向世界各国充分展示了什么是绿色奥运、什么是生态奥运,是奥运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碳中和绿色发展路径中的国际话语权。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带来的五个“首次”


回看本届冬奥会,绿色环保毫无疑问是最显著的一大特色。此前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高度评价北京的绿色办奥理念,称之为“最绿色”的奥运会,并认为“北京正在兑现碳中和竞争的承诺”。绿色奥运的背后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作为服务于实体产业绿色化建设与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体系,为本届冬奥会的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极大的融资帮助,北京银行业所提供的总体融资规模超780亿元,实际投放340.7亿元,各项融资余额242.11亿元。这样的成绩不仅是中国绿色办奥理念的成功,也是绿色金融体系在实践上的一次突破。


借着本届冬奥会顺利举办的契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体系也共同迎来了五个“首次”,这也为日后中国各地以绿色金融为投融资基础来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信心,也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一,本届冬奥会是历史上首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绿色奥运”这一理念已践行50年,这期间通过不断的国际合作、技术创新与政策推进,使奥运会的绿色化程度在逐届提升,本届冬奥会通过借鉴以往的绿色办奥经验,再结合具有中国优势与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手段,将“绿色奥运”理念在实践中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北京冬奥组委与主办城市政府的协同合作,充分调动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利用、低碳交通、碳补偿等资源优势将本届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在核算层面首次实现了相对零排放。本届冬奥会在可持续发展上的优异成绩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鼓励,同时也提升了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信心与动力。


第二,本届冬奥会是自“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绿色金融的首次“大型国际汇演”。自2020年9月中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绿色金融在“双碳”目标的赋能下受到了空前关注,但与此同时国际上的质疑声音也接踵而至。因为较不少西方国家来说,中国在实现碳达峰后与碳中和前的窗口期要少20-30年,再加上中国的金融体系也不及发达国家那样完善,所以有部分国际媒体对于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报以悲观心态。但本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国际社会赞叹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中国绿色金融与实体产业间的高度融合。本届冬奥会为讲好中国绿色金融故事提供了大舞台,而绿色金融此次的“演出”也堪称完美。


第三,本届冬奥会是多方机构在共同服务大型国际活动方面的首次绿色金融合作。与本届冬奥会相关的多个建设项目中,有部分项目以银团贷款的方式开展,也就是由获准项目贷款业务的一家金融机构牵头,与其他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一项贷款方式。其中北京延庆赛区的建设项目就采用了这一形式,由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分行牵头,组织6家银行组成银团,为延庆赛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筹组银团贷款25.78亿元。尽管这并不是金融机构为绿色项目开展银团贷款工作的首个案例,但对于以服务国际大型活动为目的来说这还是首次。在环境保护与国际大型活动的双因素共同驱使下,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在绿色金融方面呈现出了良性的竞合关系。


第四,奥运场馆首次实现100%绿色用电。本届冬奥会所有场馆的电力供应均为绿色用电,经北京冬奥组委测算,到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32万吨。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冬奥会采取了跨区域绿电交易,将河北省的风电与光伏发电有效地通过直流电网输送至北京的各大场馆,这也是在2021年11月《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下发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绿电跨区域交易。绿电的跨区域交易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碳中和工作实施原则下,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调节余缺的作用。另外,在本届冬奥会前夕,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分共同下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其中强调要完善绿电消费的市场机制,这也为进一步平衡绿电产能与市场消纳间的关系提供了政策性引导。


第五,绿色金融首次将大型国际活动与精准扶贫同时推进。前文提到,张家口崇礼扶贫光伏电站项目在保障本届冬奥会绿色用电的同时还扶贫1000户,这充分体现了绿色金融所具备的社会性、可持续持续性以及普惠性的特点。其实早在2018年贵州省便开展了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以缓解当地的贫困问题,但当时还是以提升环境质量与精准扶贫为目的来开展。而在本届冬奥会筹划期间,绿色金融在以服务大型活动为目的的同时,发挥起带动地区脱贫的作用还是首次,这一方面展现了绿色金融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以冬奥会为平台,向国际社会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实施作用。


点击阅读PDF文件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