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8 作者: 曹明弟
一场凝聚世界共识、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的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议题,引发国际舆论关注。中国联合英国主持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向峰会提交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就全球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一揽子可供G20和各国政府考虑的可选措施。G20杭州峰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催化剂。
作者曹明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沙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生。本文刊于9月8日解放军报。
一场凝聚世界共识、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的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议题,引发国际舆论关注。中国联合英国主持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向峰会提交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就全球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一揽子可供G20和各国政府考虑的可选措施。G20杭州峰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催化剂。
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抓住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威胁、破解经济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瓶颈的“牛鼻子”,而且为全球经济走出增长乏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着力点,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在这个方面,中国为全世界作出了表率。
围绕绿色金融这一崭新主题,中国以先进的理念和务实的行动作出了基础性、前沿性、引领性的创新实践。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自去年底启动绿色债券市场以来,中国已发行绿色债券近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的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此外,作为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国家之一,截至2015年底,中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0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68%,贷款所支持项目预计可节约标准煤2.21亿吨,节水7.56亿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当量5.50亿吨、二氧化硫484.96万吨、化学需氧量355.23万吨、氮氧化物227.00万吨、氨氮38.43万吨。自2011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已有七个碳交易试点,推出了近20种碳金融产品,2017年将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年交易量将高达30亿-40亿吨。
为促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中国还出台了配套的政策体系,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也在不断完善。为促进和规范绿色信贷发展,中国银监会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和《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中国债券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绿色债券发行政策,以增加绿色产业中长期资金的有效供给。G20杭州峰会召开前的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目的、发展途径与监管模式。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为全球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参与组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从创建开始就秉持专业、高效、透明、绿色的理念,其首批8.11亿美元规模的贷款全部用于支持237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项目,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吨。该行还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首单以人民币计价、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成为首个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多边开发银行。中国建立了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并承诺先期投入32亿美元。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2014年,商务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制定了《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指导中国企业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合作中的环境保护行为,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支持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成效和经验将有力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变革,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升温,特别是随着气候变化的风险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始终悬而未决。此次G20杭州峰会前夕,中国率先签署《巴黎协定》,并与美国一起向联合国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批准文书,展示了中国决意以负责任的行动和合作的态度努力推动《巴黎协定》在2016年底前生效。中国有意在国际金融公司的可持续银行原则、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在内的国际和国内能力建设平台中,与G20和各国政府交流、推广绿色金融的发展经验,进一步促进该领域专业知识及最佳实践的分享。此外,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英国主导的国际资本市场协会正在合作建立全球绿色债券统一标准,并共同推动绿色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国际投资者开放。这些无疑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绿色发展领导力。此次G20杭州峰会在绿色金融方面达成的全球共识,更是为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结构性改革和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装上了绿色引擎。(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