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陈治衡:新时期继续推动金融全面开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陈治衡:新时期继续推动金融全面开放

发布时间:2020-01-20 作者: 陈治衡 

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改革,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推动多边监管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成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

作者陈治衡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1月2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已经签署,第四章《金融服务》备受关注,中美两国就未来在“公平、有效、非歧视地参与对方市场”达成共识。一直以来,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准则。近年来,中国金融行业开放持续深化,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政策,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养老金等多个领域,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这是在新时期,对金融开放作的全新诠释。在这个时期,放松外资入股我国金融机构的比例限制,是最显著的金融开放特点。


从不同时期的政策来看,都是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状况匹配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利于更高质量的金融开放。


在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金融开放助推经济增长的潜力、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是我国金融开放的核心目标。近年来,随着金融开放11条等一系列新政策的落地实施,金融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金融业同比增长7.2%。经过我们研究计算,金融业对于GDP贡献率约为7.8%(最终以官方公布为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与通过金融开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引外资和先进金融理念等因素密不可分。


外资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同样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与上海清算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境外机构共持有人民币债券21876亿元。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突破2万亿元,也足以见得世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从全球债券市场来看,降息潮和负利率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债券的利率则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继续推动金融开放,2020年通过债券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会大有可为。


1月16日,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中国正式运营,支持外资独资金融机构进入保险业,也是我国金融开放取得的重要成就。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无论从规模,还是保险产品,中国保险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此次,放宽外资进入保险业门槛,将使得中国保险业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产品设计科学化、风险管理现代化等方面都更加完善。


当然,金融开放取得的成就远不仅于此,推动经济发展的效果已经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开放无疑是成功的,坚持协调国内国外两个资源、统一两个市场,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准入限制将逐步解除,如何进一步将国内国外协调起来是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营造公正透明的开放环境。对于促进金融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改善我国金融行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协调好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之间的关系,形成中外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市场的创新发展。


其次,加强金融业的双向开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控输入性风险”都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任务。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需把握节奏和力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衍生品“工具箱”,实现金融业国内国际的双向流动,有利于中国金融的稳定。


最后,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改革,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推动多边监管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成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