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陈忠阳:中央多次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究竟有何深意?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陈忠阳:中央多次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究竟有何深意?

发布时间:2019-09-02 作者: 陈忠阳 

人大重阳网讯: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势必要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使资本有效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今年年初,中央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方针。在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的过程中,金融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的理念,企业将如何提高其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性如何评价?为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忠阳在8月22日做客人大重阳就“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有效供给能力建设”做深度解读,以下为演讲实录:


要点汇总


1.金融供给侧实质上是经济需求侧,是在用供给侧的语言讲需求侧的改革。


2.基于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理解,我提出一个概念“有效金融供给能力”,而且认为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建设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3.不良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导致过度信用供给的原因之一;过度或不当行政指导和要求是原因之二。


4.新时期改革需要新的策略、理念和方法。基于风险和科技驱动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风险管理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主要表现。


今年年初,中央提出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方针,国家的金融管理部门开始积极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如资本市场上科创板的推出,银行系统里大力推动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融资以及开展普惠信贷等等。在金融体系中,风险是最为核心的概念,金融的本质甚至要超越资金融通的表面现象,在于经济体系的风险转移、配置和管理。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就是经营、配置和管理风险的。因此,金融风险管理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对金融供给侧改革开展比较深入的讨论,获得一些新的观察。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特点


(一)两个层面下的内涵理解


理解金融供给侧改革,首先需要清楚金融供给侧是什么。金融供给侧不是金融的供给侧,不可以简单地在中间加“的”字。金融供给侧是经济体系中提供金融产品的一侧,金融产品包括贷款、股票、债券、理财产品等。这些产品都是钱,钱就代表需求,而且是有效需求。因此,金融供给侧实质上是经济需求侧,是在用供给侧的语言讲需求侧的改革。


其次,金融供给这一侧有什么呢?无非是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还有金融规则,也就是金融监管和调控政策等,这一侧实际上就是指整个金融系统。因此,理解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第二个层面就是要认识到它实际上就是金融体系的改革,是新时期的金融体系改革,是在用供给侧改革的语言来描述新时期金融改革。显然,我们金融体系的改革不是最近才有的,我们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在开展金融体系改革,那么,金融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又有什么新意呢?我认为新意在于服务实体经济。与以往的金融改革不同,金融供给侧改革重在服务于实体经济。因为在过去一些年里,我们的金融改革或金融创新,有些的确是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脱实向虚的现象是存在的,而且某些地方还比较严重。


(二)可以也应该具备的特点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下提出的概念,尤其是针对向实体经济供给金融产品而言的。基于我对金融供给侧的上述理解,还有我对现代金融和风险管理的理解,我认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并代表新时期金融改革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可以具备,也应当具备,或者说我们期待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供给和需求的统一。金融供给侧改革体现了经济改革的供给和需求的统一。前期的供给侧改革比较强调供给这一面,而没太强调需求这一面。在经济学里,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交易的两个侧面,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现在我们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把这两个侧面都覆盖进来了。


第二,风险管理和发展的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我们往往面临二者对立的情况,即“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尴尬局面。但基于现代金融和风险管理的理论,二者的统一是可以实现的。现代金融强调基于风险的经营管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更是提出了一个更加系统和专业化的概念体系,比如风险偏好管理、风险容忍度管理、风险限额、风险配置、风险转移、风险分散等等很多风险概念就是来解决的。一方面以风险换收益,另一方面又得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个风险,能够实现平稳发展,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前期供给侧改革比较强调风险管理,如去杠杆、强监管、防风险、守底线,由于诸多的原因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现在提出金融供给侧,在金融体系改革发力,作用于实体经济和经济体系的需求侧,如果能够有效利用现代金融和风险管理的规律方法,实现风险管理和发展的统一是可以预期的。


第三,行政指导和市场机制的统一。金融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二者的统一。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一个独有特点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力量孰大孰小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和挑战,这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将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化处理。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其本身讲求的自然也是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金融供给侧改革首先要体现市场化机制改革的特点,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不能够搞行政化和运动式的改革。当然,市场经济也并不完全排除行政指导的作用,但应该把它作为一种辅助的机制和力量加以利用,和市场机制形成有效配合和统一,这应该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基于上述这样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两个层次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做以下两点结论。一,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对前期供给侧改革的完善和优化。二,金融供给侧改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积极探索,尤其是在摆脱“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发展困境和加强行政指导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方面。


有效金融供给能力是改革的核心


基于上述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理解,我提出一个概念“有效金融供给能力”,而且认为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建设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金融供给侧的主要构成要素有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规则。这四个要素方面分别对应的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能力、金融机构的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交易能力和金融监管调控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都要以有效金融供给能力为基础。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具有独特的风险思维特征,尤其注重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金融供给侧改革,首先需要做到供给是有效的,包括可持续的供给。什么是“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呢?简单来说有就是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体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能力。这一点是大家比较容易看到和理解的,主要体现在对于实体经济融资的增量方面,如当前资本市场增加科创板,银行体系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设新的金融机构等等,这就是提高融资能力供给的具体表现。


第二,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风险管理的能力。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个前提,即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要比实体经济部门的风险管理要先进和有效。现代风险管理很多理念、概念和技术都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部门,而且这些管理要素都成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重要依据,如金融产品定价、风险准入、风险缓释安排、信用组合管理等等。过去几十年,现代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发展非常迅速,从风险治理、风险文化、风险战略到风险识别、衡量,再到风险的转移与分配都有显著进步。这也是金融体系其保持其风险管理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在此前提下,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风险管理主要通过以下三大机制来实现:



首先,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的风险的转移和风险共担机制。这其中包括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直接的风险转移服务,也可以称为“融险”服务,如保险公司向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期货、期权产品等衍生产品等,这些产品和服务都使得企业、政府和个人等实体经济部门具备了风险管理的工具。此外,即便是最基本的银行贷款和企业股权融资,融险也是与融资活动相伴而生的,即企业在获得融资服务的同时,也将发展风险以贷款违约风险和股价波动风险等不同的形式转移给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从而实现了风险转移和分担。


其次,达成交易之前的风险筛选和激励机制。这是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机制,但却又是最容易被忽视和被破坏的机制。这个机制的内涵是指风险管理落后于金融行业的实体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各类企业、政府部门和个人,他们在向金融机构申请金融服务,如申请贷款和申请发行股票的过程中,首先要面临金融机构的筛选和甄别,这种筛选和甄别是基于风险开展的,就是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和衡量的过程,再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对申请者开展风险准入、风险定价和风险限额等基于各类风险的管理,客观上为申请企业和机构确立了一个重要的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并对达到不同程度的申请者提供融资额度和成本的激励机制,激励实体经济各部门按照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标准开展生产经营等各类经济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经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风险机制却很容易由于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受到侵蚀和破坏。


最后,在形成交易之后的风险监督和辅导机制。在交易后,金融机构和合作企业已经站在了同一条船上,风雨同舟,共担风险,共享发展机遇,因此金融机构有动力在其贷后或投后不仅有必要开展持续的风险监督管理,也有动力为合作企业提供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和辅导,将其先进的风险管理能力继续传输给实体经济部门。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表明,现代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风险转移的创新,如CDO等资产证券化,会弱化这一机制,从而加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这是我们要吸取的教训。


第三,金融体系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这一点不用赘述,但显然非常重要。这其实也是前两大机制的基础。不能够有效控制自身的风险,金融体系显然无法支撑向实体经济部门可持续的提供融资的能力,也不可能输出风险管理。


以上决定有效金融供给能力的三个方面中,资金供给相对容易,风险管理供给更加重要,也更具有挑战性。加强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建设,关键是要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金融市场的定价和配置风险的能力,还有作为金融机构重要外部风险管理的金融监管能力。此外,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高校要做好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只有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使得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得以不断增强,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信用供给的有效原则和两种无效情况


基于上述对金融有效供给能力的分析,我们来看一下信用供给的相关情况。信用供给是金融供给的重要形式,也是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领域。有效信用供给的内涵和原则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效的信用供给是基于企业信用的供给,即有效信用供给应该是基于授信对象真实和合理发展需求的信用供给,其基本内涵是企业发展能力和前景,既非企业的抵押品,也非企业对信贷的需求,甚至也不是政府的政策要求。


第二,有效的信用供给应该是基于市场机制而形成的供给,即授信机构基于市场原则和机制自主提供的信用供给,其中,市场原则主要是风险收益平衡匹配的定价原则,和金融机构在此原则下自主的风险限额、客户准入和风险定价等风险筛选机制。


第三,有效的信用供给不排斥,也需要政府监管和指导。但是行政的力量要有合理的形式、作用对象和作用限度,应该对市场机制形成有效配合和积极补充,而不是简单替代。


目前,金融市场存在两种无效信用供给的情形,究其根本原因都是违背了上述有效信用供给的基本原则。




第一,信用供给不足。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即所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够,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难以兼顾,现有银行体制难以适应费人费事的小微信贷的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而且,在面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时,银行采取的方式也较为简单,即看企业是否拥有抵押品。这种依赖抵质押的惰性风险管理和长期“躺着挣钱“的行业经营特征,不利于银行筛选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风险筛选机制的建设。导致这种无效信用供给的主要原因显然在于依赖抵质押而偏离了根据企业真实信用提供信用供给的基本原则。


第二,过度信用供给。这种情形产生的原因也在于信用供给往往不是基于企业信用,即企业真实的发展能力和前景以及由此决定的合理的信用需求,而是基于企业以外的因素(如政策,尤其是运动式政策)或企业对信贷的不合理需求(如企业用于主业之外的投机性需求)。


产生这些无效信用供给问题的本质在于信用供给偏离了与申请者真实信用相匹配的额度和利率的信用供给服务,低于或高于这个额度和利率的融资和信用供给都是无效金融供给,包括融资不足和融资过度,前者影响经济发展潜力,后者加大不必要的风险,可能导致金融危机。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包括信用调查能力、产品设计、定价、额度管理和准入管理等能力,还有组合管理能力,是有效信用供给能力的核心要素。不良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导致过度信用供给的原因之一;过度或不当行政指导和要求是原因之二,它破坏市场机制 (金融体系的风险筛选机制) ,扭曲市场信号,误导企业资源配置,加大企业风险,摧毁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导致过度的不良资产。



改革策略与能力建设路径选择


基于前述分析,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策略和有效供给能力建设路径选择我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结构性而非总量性改革。当然,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求。目前金融供给侧改革更加完整的提法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重点显然在结构比例的改变,而不是增量。但现实中,结构性改革难度较大,要求精细化的规则和标准,是注重规则和机制的改革;而总量改革相对容易,往往适于行政化和运动式改革,但总量扩展容易模糊和削弱这些标准和机制,往往意味着风险偏好的扩大,带来的是风险准入标准的降低。当前实践中“不要大水漫灌”的提法一方面意味着结构化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总量性改革配合的现实必要性。


第二,金融供给整体性改革而非过于偏重增量式改革。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增量的调整是必要的,但不能忽略存量的改革,而且存量的改革更加重要,当然也更加困难。以有效供给能力为核心的改革本质上要求整体性改革,要求金融体系供给能力的全面整体提升,而非仅限于存量部分。增量和存量改革的并重也是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压制存量部分的无效供给和提升存量部分的有效供给,本身也是结构变化和改善的重要路径。因此,有效供给能力的提升不能够把眼光主要放在新增机构、新增产品、新增市场板块的改革上,而是要从服务实体经济和加强风险管理的角度关注更大的存量部分,对当前所有的金融产品、机构和各个市场板块都有从有效金融供给的角度和标准开展供给质量的全面提升性改革。


第三,市场化、机制化而非行政性、运动式改革。金融供给侧改革,很重要的就是要利用金融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属性来开展改革,树立以市场化机制为主导的改革观念。市场化机制建设是有效供给能力提升的有效保障。当然,行政性机制可以成为市场化机制的有益补充,但必须与市场规律相适应,运动式行政要求往往对市场机制具有破坏性,最终行不通,无法达到提升有效金融供给的目标。


第四,开放式改革而非封闭式改革。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金融业和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距离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还存在相当的差距,有效金融供给能力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我们是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学习者和受益者。我们承担了开放的风险,同时也经受住了风险的考验,大幅提升了我们金融机构的风险经营和管理能力。实践证明市场开放对我们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提升风险管理和有效金融供给能力的重要路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应对开放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不是拒绝风险。具有有效供给能力的金融体系其本质职能就是吸收、分散和有效管理各种意外冲击和不确定性,包括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即便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和可能的金融领域的竞争和摩擦,最大的风险是我们因害怕风险而走向封闭和与发达市场经济脱钩。


第五,与实体经济融合式改革而非隔离式改革。实体经济本身就是金融的出发点,二者是相互融合的。一是金融机构资本管理和企业价值管理相衔接,金融机构要在通过风险管理和融资并重的供给模式下帮助企业管理和创造价值,从而有利于金融机构本身的资本管理;二是国有企业去杠杆,要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的资本管理以及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国有企业融资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将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改革结合,鼓励中小企业专注和深耕主业的改革措施结合起来;四是打破资管刚性兑付要和投资者风险理念、投资者管理决策行为以及它的风险承担能力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相结合;五是中小银行风险和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等问题要通过有效供给能力建设,将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地方政府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尤其是要与振兴落后地区和建设美丽乡村等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融合。


第六,基于风险和科技驱动的现代创新式改革,而不是简单的引进复制式改革。新时代的改革应该和过去不一样。新时期改革需要新的策略、理念和方法。基于风险和科技驱动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风险管理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主要表现。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风险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性和异质性,不存在离开具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风险。这一特点决定了一切从国外引进的风险管理概念和技术都必须以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环境和应用对象为有效供给能力建设的最终标准。最后,这个过程中,我希望中国有一些原创性的概念和技术出现,这可以成为我们对金融供给侧改革作为新时代金融改革的一个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