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卞永祖、刘延洁:从三个“确保”看下半年 避免系统性风险必须坚持金融回归本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卞永祖、刘延洁:从三个“确保”看下半年 避免系统性风险必须坚持金融回归本源

发布时间:2017-07-26 作者: 卞永祖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其中任一风险的爆发都可能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从国际来看,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加深,由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国内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在增加。因此,只有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才是我国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

      作者卞永祖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延洁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26日人民网。


  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强三个“确保”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个“确保”为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和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面临内部与国外的双重风险。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被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和政府兜底行为所掩盖住的金融风险开始逐步显现,过热的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互联网金融和影子银行引发的乱象等问题,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造成极大压力,其中任一风险的爆发都可能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特别是影子银行的规模迅速扩大,其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影子银行系统达到64.5万亿人民币,主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种核心的影子银行系统,以及去“通道”后的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再加上财务公司贷款、民间借贷等。其中,银行理财是增速最快的部分,在2017年一季度达29.1万亿,占比接近一半。


  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与其他行业不同,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化程度高,与之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发展迅速。就银行业来说,截至今年1季度末,银行业对房地产的信用敞口约为29.8万亿元,不过,银行对房地产的总信贷敞口可能要远大于直接贷款,例如,许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企业贷款以土地和房地产作为抵押物,这构成了对房地产的间接敞口;除此之外,银行还可能持有房地产开发商与建设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通过非标等其他方式流入房地产的“影子信贷”也构成了对房地产的间接敞口。与此同时,以往国内监管部门的动作往往滞后于市场发展的步伐,常常在金融过度创新的负面影响暴露后才介入监管。所有这些都表明,金融系统内部累积的风险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次,从国际来看,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加深,由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国内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在增加。尤其在当前主要市场的货币政策逐渐趋紧的背景下,国内金融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美国早已进入加息周期,2015年底的那次加息就曾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包括我国股市的暴跌;今年3月份我国小幅跟进美联储加息,同样引发国内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极度稀缺,可见我国尚未做好应对全球流动性收紧的充分准备。相比于加息,更大的隐患来自于最早可能开始于今年下半年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这对全球流动性有着更为严重的影响。同时,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一些发达国家内部矛盾突出,世界格局进入不稳定期,导致市场情绪波动,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这些事实都表明国际金融市场正处于一段不稳定时期。


  从历史上看,金融危机几乎都是金融脱实向虚的结果,避免系统性风险必须坚持金融回归本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是如果没有实体经济健康的发展,金融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金融行业要从意识上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优化融资体系,打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优化市场融资结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且将服务实体的成效作为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提高全行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好于预期的6.8%,于前值持平。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就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在一系列房地产调控、地方政府债务限制政策出台之后,经济增速并未出现回落,反倒呈现超预期的增长,说明前期的结构转型政策确实是有所成效的,我国经济增长对于房地产与基建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消费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虽然如此,我国还是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在立足国内现实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国际监管经验和标准,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性风险识别、防范与处置机制,做到有效地识别系统性风险的滋生部位,实时监测、及时预警,阻断风险的发生和传导扩散,以便应对在更长的时间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国际经验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英国、欧盟、二十国集团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已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目前已成为各国监管层的共识。其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各监管机构的沟通机制、对具有系统性重要性金融机构加强监管、逆周期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等。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的监管经验同样值得我国借鉴,比如,将系统重要性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畴之中;在财政部下设立了联邦保险办公室,并由其收集保险公司金融衍生品的资产来源、规模、以及交易模式等信息,判断其偿付能力,如果认定该公司存在系统性风险,该公司将会被纳入重点监管名单等。


  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设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除了加强“一行三会一局”监管的基础上,还会进一步协调各部委之间、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际的金融监管。另外,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也会是该委员会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如何优化融资体系,打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加快金融企业产权改革,以提高全行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等。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降杠杆工作,避免过剩产能占用太多信贷资金,同时又要加大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的支持等。因此,只有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才是我国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