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卞永祖:中国金融体系还有非常大的短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卞永祖:中国金融体系还有非常大的短板

发布时间:2018-09-30 作者: 卞永祖 

金融乱象仍然存在,网络信贷平台的情况,这里面乱象还是比较多的。国际金融形势面临不确定性,这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是加大的,对人民币会有恐慌的情绪在里面。金融舆论风险不可忽视,金融舆情对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国家战略构成比较大的冲击,我们目前缺乏对应用金融舆情的机制和管理方法,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卞永祖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9月29日新浪网。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二届年会(2018)于9月29日在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出席并发布学术报告《金融视角下的中国崛起:概念、条件和战略》。



其表示金融对国家崛起有非常大的作用,中国应该要用好金融规则。他指出,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还有非常大的短板,并且面临着威胁。卞永祖提议:


一是要站在世界的角度、国家的高度建立金融强国的战略。比如汇率的问题、金融创新的问题、金融科技的问题,“把金融战略和强国战略结合在一起会更好。”二是加强实体经济的建设。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四是加强金融科技的创新,实现金融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国际体系是在西方主导下建立起来的,但他认为,金融科技未来规则可能会有所改变,要在这方面占领先机。五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以下为发言摘编:


我主要想讲下金融和国家的关系。


我们对金融和国家实力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少。我国对于金融的研究,更多的着眼于金融对于经济的作用或者金融本身内部规律的研究,至于金融对国家实力的巨大推动作用,研究的人确实很少。


我们对“世界强国”的概念并不陌生,有的学者也对此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早期的学者更多关注国家硬实力对它的支撑作用,比如经济如何转化为军事实力。后来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家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更多的也是关注在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方面对国家实力的影响。至于金融对国家崛起起到什么作用,并没有太多的涉及。


中国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中国提出“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强国梦”,因此,我们提出了比如经济强国、海洋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等这样的目标。但是我们关于金融对国家的作用,比如对中国崛起过程当中的作用并没有过多的涉及。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崛起,对一个世界强国的支撑,实际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荷兰、英国、美国这三个国家,大多数的学者都公认为它是世界上曾经的或者现在的世界强国。


荷兰,17世纪被称为荷兰世纪,荷兰最多的时候80%财政收入投入军事里面去,荷兰怎么做到的?我个人认为重要因素就是荷兰有非常强大的金融系统以及进行了金融创新,包括荷兰强化了国家信用、证券市场,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为荷兰军事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融资。我们看到当时荷兰的人口和规模只有法国的1/10,英国的1/3,面积只有法国1/13,英国的1/6,但是它强大的金融体系使得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


英国,17世纪后半叶的时候,它的金融体系已经完全超过荷兰,包括金融机构,还有市场等各个方面,当然后来它也有很多的金融创新,并把英镑提升到国际地位。英国很多方面继承了一些荷兰的经验,也创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帮助英国在英法战争中战胜了法国,奠定了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地位。


美国,二战以后美国凭着战争的影响力,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自己的霸权地位,从英国那里将世界金融霸权的地位继承过来。目前美国还是金融霸权国家,并从中得到很多利益,比如铸币税、独立的货币政策,包括融资成本低廉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美国不仅是从中获取利益,而且利用其金融霸权打压其它国家,比如采取制裁各种手段,整治朝鲜、伊朗、俄罗斯,对他们进行制裁,给这些国家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个例子,2008年,金融危机是爆发于美国,蔓延到全球,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看到美国恰恰在金融危机之后更快地进行复苏,这一点和它强大的金融体系有关系,率先复苏的就是它的金融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对一个国家的崛起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金融是执行国家战略的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比如战争时期拥有强大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获得军事融资。


第二,金融是现在世界强国必要的工具,也是博弈的工具。最近我们看到欧洲等国家开始建立自己的货币结算体系,这其实是跟美国结算体系的一种博弈。


第三,金融是国家实力的倍增器。我们看荷兰,还有其它小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它的国土和人口的,这和它的强大金融力密不可分。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中国在金融体系当中一定要重视金融作用,要把金融强国的目标提出来,同时我们要客观的研究和客观认识当前的金融实力。其实可以借鉴SWOT的分析思路对此进行分析。当然,仅仅是借鉴。


中国有很多的优势,比如中国是多年处于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当然我们金融业已经获得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劣势,金融设施不是很完善,监管还比较落后,难以顺应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发展趋势。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呈现出不同的一些特别的理念。同时我们金融竞争力并不是特别强,发展程度比较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金融中介方面比较落后,比如会计事务所、投行等等跟在国际上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但是我们面临大量机遇,比如金融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我们已经处于世界的前列。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非常好的时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对于当前的不公平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愿望在逐渐加大。


当然也面临一些威胁,比如影子银行在国内的乱象还是存在,包括我们面临的国际金融形势并不是很确定,同时,金融舆情的风险也在扩大。可以对几个简单的指标进行具体的分析。


从优势来看,我国的经济规模大、增长快。庞大金融基础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基础。另外我国的金融业在不断壮大,中国银行的资产增长非常快,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看不管是上市公司也好,市场规模也好,都有一个比较快速的扩张。


从劣势来看,比如我们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介机构有待提高。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监管有效性需要提高。金融政策的连贯性还有待提高,很多金融政策变化比较大,对企业来讲会产生困惑。另外我们金融人才比较缺乏。2017年,中国的金融中心,像上海、北京、深圳,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并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金融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资产机构里有大量的货币资产,银行贷款占了绝大部分。还有一个劣势,比如国际金融的话语权相对较小,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就是人民币在储备货币里面的份额在提高,但是我们还是远远低于美元和欧元的比例。


从机遇方面看,一是现在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缺陷。现在国际金融体系是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产生的,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体的崛起,对国际金融体系要求改革的愿望越来越大,中国存在一些机会。二是金融科技已经处于世界的前列。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远远快于世界其它国家。根据花旗银行的报告显示,2016年前9个月,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大概90亿美元,这个占全球比例的大概一半左右。尤其中国在电子支付方面有三大优势:中国电子支付的规模领先于其他的国家,占全球的50%;在互联网信贷领域,中国市场规模大概占全球规模的75%;在全球最有创新的前五大互联网公司里中国占据了四席,中国占得先机。


从威胁方面看,金融乱象仍然存在,网络信贷平台乱象比较多。国际金融形势面临不确定性,这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加大,对人民币波动的恐慌的情绪也会增加。金融舆论风险不可忽视,金融舆情对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国家战略构成比较大的冲击,我们目前缺乏对应用金融舆情的机制和管理方法,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可以看出来,金融对一个国家崛起过程当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中国应该要用好金融工具。中国的金融体系还面临非常大的短板和威胁,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些短板,消除一些威胁,从这方面来讲,我主要有这么几个建议:


一是要站在世界的角度、国家的高度建立金融战略。如果站在国家崛起的高度看,比如汇率的问题、金融创新的问题、金融科技的问题,可能这些问题就看的更清楚。


二是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三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是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实现金融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国际体系是在西方主导下建立起来的,但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未来规则可能会有所改变,要在这方面占领先机。


五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谢谢大家!(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