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燕玲:G20中的中国角色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张燕玲:G20中的中国角色

发布时间:2015-03-18 作者: 张燕玲 

2014年的G20布里斯班峰会被称为金融改革的里程碑,FSB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设立了全球一致的标准,并将影子银行提到监管重点。针对30家G-SIB经营损失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全部损失吸收性资本”的新概念,同时还包括了一份协议,明确一旦有机构获得银行集团的控制权之后,不能在衍生协议项下清算他们的担保品。除此之外还包括引入新的杠杆和流动性指标,新的杠杆比率要求银行保持至少相当于总资产3%的资本金,且不考虑风险权重。这个决议被形容为是一个“分水岭时刻”。

  张燕玲系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首发刊载于2015年3月5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98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七国集团(简称G7)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华盛顿发表声明,同意扩大集团规模,不但吸收更多发达国家参会,还破天荒地吸收新兴经济体代表及欧盟组成G20,以磋商国际金融危机的解决之道。G20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扯皮场所,但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精英感到G20应该提档升级,由国家元首亲自参与决策。升级之后的九次首脑峰会效率明显提高,应对金融危机成效显著。


  历次G20峰会都会就金融监管提出重要的改革措施


  2008年,首届G20华盛顿首脑峰会达成了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


  2009年,伦敦峰会达成了五个协议,共组成一项1.1万亿美元的扶持计划,以恢复全球信贷和就业市场及经济增长。峰会还决定创立一家全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作为全球金融监管机构。两个月后,原来的金融稳定论坛被改组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Finacial Stability Board),其宗旨是维护金融稳定,保持金融业开放性和透明度,落实国际金融标准,对监管体系进行改造等。


  2011年G20洛斯卡沃斯峰会批准了修改FSB宪章的建议,使FSB成为一个永久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加强治理的,有财政自主权的金融监管政策实施的组织。


  此后,G20历次峰会都会就金融监管提出重要的改革措施。


  2014年的G20布里斯班峰会被称为金融改革的里程碑,FSB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设立了全球一致的标准,并将影子银行提到监管重点。针对30家G-SIB经营损失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全部损失吸收性资本”的新概念,同时还包括了一份协议,明确一旦有机构获得银行集团的控制权之后,不能在衍生协议项下清算他们的担保品。除此之外还包括引入新的杠杆和流动性指标,新的杠杆比率要求银行保持至少相当于总资产3%的资本金,且不考虑风险权重。这个决议被形容为是一个“分水岭时刻”。


  目前,SIB名单中共有30家银行集团,其中美国8家,欧洲16家,日本3家,中国3家。中国银行是在2011年首批被选中的,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2014年中国农业银行也分别进入名单。中国在系统性重要银行里占比这么高,对世界金融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深入研究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有关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规定中,也有些内容是值得商榷的。


  在G20布里斯班峰会公报中,肯定了FSB对系统性重要银行专门做的G-SIB损失承受能力的国际标准,及实现标准的路线图。该标准规定,任何一个G-SIB在面临巨大亏损时,其股东和债权人都必须协助承担亏损。这样,各国政府就不必担心外资银行在金融危机时倒闭对本国市场带来的伤害。


  在公报最后,遗留事项中强调该标准将在2015年峰会上进行表决,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公开磋商,并做严格的、量化的影响力评估,特别是对G-SIB总部在新兴经济体市场和国家所有的银行带来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总部在新兴经济体的和属于国家拥有的银行”,不就指的是中国的三家银行吗?


  FSB也明确承诺,在2015年将用一年的时间收集各方面反馈的意见,以确保新规则适用每个银行。所以,这一年对金融系统很重要,特别是G-SIB,一定要认真研究,详细评估,明确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发出声音,维护自身利益,而不能仅仅依靠监管机构做功课。


  G20布里斯班峰会通过的另一个优先事项是“影子银行”。早在2010年,G20首尔公报中就已经提出,要“加强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督和监管”。以后历次会议都有跟进扩展。


  FSB一直致力于用资本金、杠杆率和流动性控制来保护金融体系的中心,但是现在不得不更好地理解银行之外的风险动因。每个国家都被要求重检围绕影子银行的监管边界,因为监管要求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所以,2015年,FSB及金融监管机构要研究影子银行本身有无全球系统性,是否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研究何种规模、何种复杂度的影子银行行为将会对全球金融稳定产生影响。


  联系我国金融业正在蓬勃发展的现实,各类影子银行业务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有照搬西方的,也有自主创造的。我们应借助G20金融改革的东风,规范影子银行概念,统一银行规则,指导正常的影子银行业务良性发展。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应将G20金融改革趋势、正在制定的规则及实施路线图告诉业界,特别是经营管理者和产品研发部门主管。金融各业的产品经理也应主动跟踪G20金融改革动向,做到知己知比,合理利用,规避风险,使我们的产品和经营达到最好水平。


  2015年是金融改革的大年,一批重要规则即将诞生,落地之前的博弈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中国的声音必须有合弦和共鸣


  G20峰会这个机制,从首次峰会达成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到2010年首尔峰会后,每届峰会推出的“行动计划”,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治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2014年的布里斯班峰会上,G20承诺合作振兴疲弱的世界经济,共同应对世界气候变化,以及协力打击腐败、逃税行为。G20公告表示,落实“布里斯班行动计划”通过的改革措施,让成员国经济在2018年之前将世界经济增长另外提高2.1%,这将使世界经济规模增长2万亿美元,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峰会同意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PPP)配对私企资金搞基础建设项目,以便在2030年前填补全球70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G20将在悉尼设立全球性中心,负责将公共领域和私人企业多边开发银行和其它国际机构撮合在一起,共同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G20对世界能源、反恐、埃博拉等热点问题的关注,以及它对解决经济危机的卓越表现,获得普遍好评。虽然在其自身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不尽人意,但由于在“包容性增长”方面的进步,G2O已经被公认为是世界治理的良好机制。


  中国在G20的智力和财力的贡献有口皆碑,影响力的提升有目共睹。在亚洲几国争夺主办2016年G20的暗战中一举夺魁,就是证明。


  勿庸质疑,G20峰会的主办国更易于掌控世界级会议舞台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但其声音必须有合弦和共鸣,得到全球大多数人认可,才能提升国际影响力。取得G20峰会主办权,就可以在议题制定及行动计划设置等筹备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主办国及多数成员国的利益,借助G20峰会平台,使“行动计划”的执行惠及全球。(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