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28 作者: 刘志勤
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不少国家的经济专家和中国的智库纷纷给予评论,并对未来的经济走势给出分析和评估。尤其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老百姓也十分热情地参加到讨论中来。在各种各样的猜测之中,有一种观点十分醒耳醒目,就是相当一部分人估计今年年底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6%,而对明年的经济增长普遍看低不看高,看跌不看涨。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本文刊于10月24日观察者网。
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不少国家的经济专家和中国的智库纷纷给予评论,并对未来的经济走势给出分析和评估。尤其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老百姓也十分热情地参加到讨论中来。
未来中国GDP如何变化
在各种各样的猜测之中,有一种观点十分醒耳醒目,就是相当一部分人估计今年年底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6%,而对明年的经济增长普遍看低不看高,看跌不看涨。这么看自然有其“充足的理由”:国际经济大环境不好,几乎所有先进经济体都很悲观,对明年的经济增长抱有特别消极的看法。IMF,世界银行,和其它国际机构,纷纷调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包括对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做出负面分析。其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先后推动了新一轮的货币宽松周期,降低利率成为主要政策工具。而第三个重要因素是美国与全世界开展的“关税大战”,给各国的经济发展挂了“倒车档”,给整个世界经济增添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充满担忧,悲观,失望情绪,是再恰当不过的现象了。这些信号充分表明未来的经济发展,包括中国在内,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似乎成为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不可逆转的事实。
但中国有可能是个“例外”
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中国人除了“实事求是”之外,在分析各种复杂现象是经常采用的一个原则,或方法,因为世界事物千千万万,只有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才可能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找到该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要素。对经济发展,更需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或许可以得出比较客观,科学,可靠的结论。
就中国这个“具体情况”而言,形势还远没有到那么悲观的地步。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依然保持“蓄势待发”的要素,中国的经济发展总是有着不同于世界其它经济体所面临的困境。
当国际经济形势不利时,也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这是符合逻辑的,但是这种逻辑不是必然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经历过太多的“一枝独秀”的奇迹:尽管世界经济反复无常,跌跌撞撞,但是中国却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上个世纪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始于2008的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标下降到了底部红线地区,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增长徘徊在0.5-2%之间,但是中国始终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速度。有的人认为中国当时的发展模式是“竭泽而渔”,用光了最后一把力气,使得现在发展后劲不足。所以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直线向下就是符合逻辑的。这种分析和预判显然不符合现实,没有注意到中国发展的特殊性。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就存在于“中国特色”这个论断之中。如何把“中国特色”最大化,最优化,显然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中国经济奇迹的取得完全是充分发挥,利用和享受了“中国特色”这个红利。很多人忽略对“中国特色”这个红利的研究,因而容易陷入西方学者有关中国崩溃论的陷阱中,不能完整解读中国。
中国目前有两个政策需要正确解读,它们是:
合理解读“合理区间”
在谈论到中国经济现状时,有两个词总是被频繁使用,一个是“合理区间”,和“底线思维”。这是我们讨论政策和形势的最主要理论基础。但是,目前没有人给出一个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定义或定性,究竟如何理解“合理区间”的含义,GDP从6.5%-到7.0%,是“合理区间”;从6 %到6.5%也是“合理区间”。现在有的专家开始讨论明后年中国的GDP在5.5%到6%,还是在“合理区间”。很显然,人们认为,这些数据之所以是“合理区间”,是因为符合当时的外因和内因,下降是“合理”的,下降的范围也是“合理”的。这里只有一个“不合理”之处就是为什么指标只降不升,似乎有点说不过去的。
正确理解“底线思维”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时提出中国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我们在制定和讨论经济发展政策时候,不能不考虑“量力”和“尽力”这两个原则 ,只要做到这两点,一切结果就都属于“合理区间”,这是最简单朴素的经济学理论了。
“底线思维”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造,它使政策制定者对风险控制具有前瞻性和防范措施,这非常符合中国的一个习惯思维模式即“争取最好结果,防止最坏事情发生”,所以能够保证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同步前行,也省略了许多可能发生的额外精力和资源支出。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所说的“底线思维”并不特指我们的GDP下降是毫无“底线”的下降,它必须有一定的“底线”标准,也就是说,中国的GDP必须保持在某个特定的位置以上,不管风吹雨打,该“底线”不可撼动,不可越界,不可越线。有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非正常低于“底线”标准,是不可取的不作为的表现,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突破了经济规律和法律“底线”要求,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理解的“底线思维”就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必须能保证中国国民的收入能够与GDP增长同步,同量,同质,必须保证不能增加失业,不能造成物价失控上涨,不能影响到社会稳定,所有这一切和GDP共同构成了“底线思维”的内涵。
有这样的“底线思维”增加了国家抗击和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和实力,是保护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有预期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中国采取的是“有预期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与其它形式的“市场经济”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中国在制定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经济指标都是“有预期”的,可以让人们事先知道未来可以实现的目标和收益,并制定出更为详尽的实施措施和规则,确保“有预期”最后成为“有保证收益”,从而可以顺利配置人力,资金,资源,为实现“有预期”发展目标而全力以赴。
“有预期市场经济”是”底线思维”最生动的体现,是最有效发挥经济潜力的催化剂。当然,一切“有预期”必须科学,客观,必须是“有底线”的“预期”,不可高得离谱,也不可低的没谱。
动力总比压力大
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是事实,而且压力比山大。李克强总理在西安会议上少有的呼吁要“顶住压力”,并且提出了几个具体措施。正如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地方政府一定要“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政府一定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实现“稳中有进”的经济的完美结合。
这些信号透露出中国未来GDP增速有可能破“六”,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工具运用似乎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都指望中央给政策,给项目,给饭吃。如何调动地方企业在澳门的岛屿居民的积极性?
提高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如何解决当前遇到的“内需不足”的问题,有不少可行的方法和机遇。
第一,不妨出台“调整经济”的政策,可以适当出台“有预期的”刺激计划,刺激消费,进而带动整个供应链的活跃。前几年我们反对采取任何形式的“刺激”政策,收到一定效果,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采取必要的,有限的“刺激计划”是可以考虑的政策选项。“随机应变”,是遵循经济规律必不可少的原则:在需要的时候采取必要的政策,在必要时采取需要的政策,让政策转化为生产力和效率,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第二,适当调整“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政策为“调产能,调杠杆,调库存”,以便有力对待外国对中国的施压政策,增强自身抗压能力,并同时继续力量,随时准备经济新的增长需求。
第三,要增强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一定要抱着“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立场,认真考虑发展规划,要让各种经济指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得起“历史”的审查。
第四,确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线”为6%,低于这个标准,很容易形成“直崖”式下跌,这样会给中国的现行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破坏,必须严守死防。对中国如此庞大,沉重体量的经济体,保持一定速度发展是稳定的关键,过慢反而会导致不安全因素,这和开车行船一个道理。因为经济速度过低,会严重影响市场的信心,热情,最终会打击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也会损害社会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第五,呼吁调整各地“限购,限买,限用”的不合市场规律的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措施,贯之于促销费,促供给侧改革落地,为国家,各民族提供更好的服务。各地政府要把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的首要任务,而不是“限制”人民对好生活的需求。
第六,如同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中国的经济也到了定期保养的阶段,同样需要对“三率”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利率,汇率和速率等,依据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加以协调,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促进经济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
中国要实现两个百年梦想,不保持一定的“准高速”是不能支撑养活近14亿的人口的目标的,让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充满信心,并且有真正的获得感和新的创业机会。
中国未来任重而道远,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保证中国的经济“准高速”的发展势头,这是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