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10月30日“重阳投资”微信公众号。
Q:29日结束的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此规划《建议》?
A: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昨日发布的会议公报回顾了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和“十三五”规划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并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实施举措进行了具体阐述。
“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未设具体经济增长目标,但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新的增长动力强调创新和科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仍排在首位,要求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表明我国已经不单纯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速目标,而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结构平衡、机制完善和经济新动能的培育。“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提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表述,要求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明确表明我国未来主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应来自于创新和科技研发,各方面的工作应以促进引导科技创新为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经济增长主动能的转换,上世纪80年代主要依靠从农村到城市全方位的生产关系改革,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主要的增长动力来自于人口红利的充分发挥和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的发展,2010年之后则是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速的支撑作用逐渐强化。从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中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已边际弱化,技术和生产率要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凸显,“十四五”中对创新和科技的突出强调,理论和现实意义不言自明。
“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这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建设的关键。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长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形成了生产制造在内、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市场两头在外的,以外循环为主、内循环相对偏弱的双循环体系。时至今日,外向型经济模式受到海外经济金融周期波动、国际局势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等多重冲击,在总需求中,外需波动加大、重要性相对下降。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已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培育,不仅提振内需的条件已经具备,国内循环体系启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也都需要强大的国内市场加以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闭环。“十四五”规划《建议》重点突出扩大内需,正当其时。
总体来看,全会公报所涵盖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建议》纲要,为正在关键转型期的中国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和具体的行动方案,科技创新导向的确立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建设,是在国内国际时代背景发生深刻变化下所做出的战略转变。
Q:那么对未来资本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A:我国有望在目前发展基础之上,尽快实现增长动能实质性升级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而也为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提供广阔前景。具体地看,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十四五”规划《建议》所展示的推进创新、科技自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内需、推动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皆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