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吴思科:号角已经吹响,中国改革开放迈入新征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吴思科:号角已经吹响,中国改革开放迈入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8-05-23 作者: 吴思科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40年的辉煌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总结道:“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步入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将继续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继续扩大开放的时代浪潮中,谱写华彩篇章。

作者吴思科系前中东特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5月22日“中国报道”微信公众号。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海南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


纵观40年,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世界瞩目。从事外交工作40多年来,我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目睹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见证了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探寻适合自己国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愿意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此感到深深的自豪。


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


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改革开放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这是一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推进,我国逐步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的转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转变,综合国力极大提升。


在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达9.5%,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8%增至15%左右。中国的发展以人为本,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人均GDP从全球排名倒数第三,提升到跻身世界中等偏上收入行列。


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些成就既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中国的改革开放下一步如何发展?这也是不少友人在交谈中关心的问题。坚持深化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就是中国的明确答复。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困难,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坚持开放经济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之路。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将尽快落实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二是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四是主动扩大进口,今年11月将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四大开放举措彰显中国主动开放的坚定意志决心,既为中国打开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又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推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务实高效举措,为经济全球化做出了“中国榜样”。面对保护主义“逆流”冲击,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亟需国际社会共同坚守。中国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也必将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习近平主席在宣布上述四项新的扩大开放重大举措时,还特别强调要秉持“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尽快落实。这些举措都是中国的自主决定,不受第三方因素影响,中国将尽快使它们“落地开花”,惠及各方。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自主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然而,在当今世界上,确有一些人固守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零和思维”,将一国利益凌驾于世界利益之上,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普遍认为这样的举动最终会给国际社会制造混乱,其后果将会危害别人也不利于自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需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需要对话协商、共担责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需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坚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需要取长补短、和而不同,增进相互了解,实现文明交流互鉴。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就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重大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这就是把握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提出,首先就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积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达则兼济天下”的延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理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正是通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通衢。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深情回顾了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深刻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重要经验和启示、世界意义和影响,对在新的历史当口中国将如何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作出了最权威的阐释,向世界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重大举措。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新兴国家,中国更加需要世界,世界也更加需要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和认同,并多次被写进联合国重要文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高度评价中国的倡议和对世界发展进步的贡献,认为“中国是多边主义的最重要支柱。”


新时代的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已经展开。当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事情,需要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推动发展进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