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4 作者: 张敬伟
人民币贬至“7时代”,曾被视为跌破“7”的“铁底”。全球乃至国内市场对人民币的未来并不看好,现在人民币强势重返“6”时代,释放的则是全球市场对中国的信心。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13日《羊城晚报》。
人民币贬至“7时代”,曾被视为跌破“7”的“铁底”。全球乃至国内市场对人民币的未来并不看好,现在人民币强势重返“6”时代,释放的则是全球市场对中国的信心。
据新华社7月9日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双双升破7.0,重返“6”时代。截至15时48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9932、6.9925。这是在岸人民币自3月中旬以来首次收复7.0关口。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22个基点,报7.0085,再创2020年3月17日以来最高。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调升逾700点。
在全球主要货币中,人民币并非最强货币。但是,市场是动态调整的,汇市的市场触觉是更为敏感的。疫情肆虐下,从美国到欧盟,从印度到巴西,全球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发达还是新兴市场)都没有走出疫情阴霾。尤其美国,重启经济带来的第二波疫情,比第一波疫情还要疯狂。因此,上述经济体救经济的手段单一,和上次国际金融危机时一样:一是旋开货币政策阀门大规模放水,二是通过财政赤字举债刺激市场。
美国最典型。美联储已经放水14万亿美元,零利率政策加大规模印钞票,消费了美国和美元信用,美元剩余价值已经消耗殆尽。其实,美国财政赤字本来就很高,通过财政举债的空间不多,美联储也将货币政策放水的阀门旋到了接近“零利率”,不敢按照白宫意旨去搞“负利率”。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货币政策放水看上去很美,不仅给美国家庭发了数千乃至上万美元,美国企业也得到了不菲补贴。后果却是,美元印得越多、发得越多,市场对美元的信任度越降低。
就美国市场而言,疫情在蔓延,市场没恢复。发到美国家庭和企业的补贴,既不能转化为消费力,也无法让企业复工达产。而且,印钱越多,通胀压力越大。当美国疫情确诊人士超过300万人,死亡人士超过13万,美国市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前景不明,加之美国大选的内讧以及美国怼全球的单边主义行为,美元印得越多副作用越大。
最突出的就是,很多国家缩减美元资产。今年3月,各国央行出售了约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在过去的23个月中,共售出7493亿美元。受此影响,各国中央银行已售出近3000亿美元的美国债券。自一年前以来,中国已开始削减美元持有量,并出售了11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最近,又售出了10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目前,中国不再是美债持有第一大国,而是退居次席。
有些国家如伊朗开始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加之中国疫情控制效果良好,中国最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且企业达产率较好,6月份的经济数据也凸显中国经济呈现出趋势向好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今年是唯一一个经济增长转正的国家。由此,全球市场对中国普遍充满信心,全球资本也开始追捧中国资产,A股市场更能体现这点。7月9日,A股实现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两市成交额连续第六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额达79.51亿元,为连续第六个交易日净买入。股市是体现国际收支和市场情绪的晴雨表,国际资本的大幅度流入自然利好人民币汇率。
此外,中国货币政策向来不主张“大水漫灌”,而强调货币政策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和逆周期调整,以及还有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由此亦凸显,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综合运用更加协调有力,不像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主要经济体强化极端的刺激政策。因此,海外资本青睐中国资产,将中国资产视为更安全的优质避险资产,也就有了基础逻辑。中央结算公司最新发布的6月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当月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额达到21960.11亿元,较5月份增加约830亿元。
全球市场陷入疫情阴霾,供应链受阻,尤其美国美元和美债表现糟糕。恰恰是,中国这边风景独好,从市场基本面到A股市场都表现突出,人民币“返6”也就自然而然了。从下半年的市场态势看,人民币上涨的动能犹在,除了中国经济表现突出,就是全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Twitter:RDCYI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