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甬军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3日“经济大厦”微信公众号。
通过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我提出了迎接“春暖花开”的十大对策,即“四个抓+四个新型建设+两个助推”,一共十点。
一是抓复工达产。复工复产是恢复经济最重要的工作,目前来看我们的复工率高达90%,但现在还有到岗、达产这个艰巨的任务。达产率是实际生产能力和预期生产能力之间的比例,我们要抓这个事情。
在达产率这个问题上,要科学、实事求是的看待,有差距就是有差距,争取把它搞上去就是了。
去年全国产能利用率76.6%,75%至80%是比较正常的,今年6月份,我们的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能达到70%至75%,恢复生产就算成功了。所以,第一个抓复工复产,抓达产,抓原材料、市场、工人,抓各种问题。同时,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因为企业是主力军。
二是抓消费。各地均采用各种手段恢复市场,比如:南京市委书记带头吃鸭血汤;昆明市委书记吃米线;杭州发16.8亿消费券启动市场。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已经联合印发了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国内消费市场的实施意见。当然,不是说带头吃就是讲政治,也要讲究一些方法,消费券的发放要科学合理,以后要延伸,比如教育界,全国中小学课外培训市场很大,地方可以发一些教育券,哪个机构培养得好,教育券就归到他那里去,他就可以到地方财政那里去领钱,逐步去推动。
三是抓市场。现在供应链、供应端和需求端都受到影响,因此问题较大的是市场。经过调查,我国目前已处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们供不了,第二个阶段国际上其他国家疫情暴发,把订单取消了,所以,复工后很多中小企业在广东、浙江、江苏都遇到这个问题,大量外贸产品订单被取消、推延。
当下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稳收入稳外贸。首先是对一些形势较好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把地方经济先顶起来;其次是抓市场调整,原来的产品订单没有了,但现在很红火的防疫产品,需要通过转产,调结构;再次是进行企业帮扶,很多企业没有订单就把工人遣散,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政府要采取一些措施,给予外贸企业各种政策支持,对生产困难而倒闭的企业分情况进行帮扶,转产内销。
四是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重要。一个月前我提出“以工代赈”,近日国家发改委已经下达了新一轮“以工代赈”的项目56亿元,大概8亿元左右的劳务收入可以归到农民手里。
五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要“少而精”。我国过去40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两次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了GDP的增长、高速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便利、物流成本的下降、交易成本的减少。所以,基础设施有很大的作用,新基建永远是国家要解决的问题。
六是进行新型固定资产更新,要“大而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更新,可以提高技术、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所以政府可以采取统一措施,利用各种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加速折旧,实现反周期调节作用。
技术革命也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现在全球范围内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正在实验阶段,正向实际产业应用阶段发展。是否运用新技术是由需求决定的,企业决定花几十万、上百万元来换新设备因为有实际的需要,把原来比较低端的技术换成高端的技术已具备可能。如果有几百家企业都这么做,就把这项技术从实验阶段引到了产业阶段。
因此,现阶段通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把全球范围的新技术与我国制造业相结合,大规模地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这个目标。
七是加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旧的城镇化是搞土地财政,四五年前我国已更正为以人为核心,人才是最重要的。农民工为国家承担了太多,必须要改变这一状况,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加快推进人口层次化问题的解决。
加强城市群的建设,不要很多人都涌到大城市来,我们可以有城市群、大中小城市,比如武汉本来就是一个中游城市群。
八是新型微观企业组织形式再造。疫情带来的最大冲击是企业要有灵活的组织形式,要探索灵活用工,线上变线下,短期存活。长期发展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和打造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原来的企业组织形式要考虑从以下三方面转型,第一,灵活的组织单元;第二,多层级的激励方式;第三,加强核心资源的战略匹配,例如非核心的东西可以大量外包。
九是宏观经济政策:稳字当头。根据中国的情况,稳妥采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2月1日财政部发布财政贴息支持;2月6日税务总局给出很多减免税政策,给疫情受到冲击的地区很多补贴,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2月26日再贷款再贴息专用额度增加;3月16日降准释放5500亿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大考虑赤字率,央行的进一步降准和降息也在考虑之中。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稳妥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关键是搞好实体经济,这是一切的基础。
十是加强抗疫与经济恢复的国际合作。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单干是不行的。所以,我国要积极加强抗疫与经济恢复的国际合作。
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助推抗疫和经济恢复,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交流防疫经验,国际上宏观政策采取一致行动,这些都是可以做的。
经济到底会怎样的春暖花开呢?中国是世界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承担了15%左右的份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反过来世界经济的稳定也将为中国经济的春暖花开提供一个外部环境,二者互相依存。
春天放飞希望。党中央已经提出了重要任务,对形势做出明确判断,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控制,国外的防控进入新阶段。希望通过国人的努力取得防疫的胜利,取得恢复经济的胜利,全国人民共同迎接中华民族辉煌的明天。(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