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8 作者: 刘志勤
最近结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局会议对未来中国的经济政策提出许多重要建议,其中有一条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这就是会议提出的加强“需求侧改革”的要求,并被认为是政治局会议上“首提”,可见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刘志勤系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7日今日头条。
最近结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局会议对未来中国的经济政策提出许多重要建议,其中有一条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这就是会议提出的加强“需求侧改革”的要求,并被认为是政治局会议上“首提”,可见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 需求侧改革” 历来重要,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供应侧”同为经济两翼,是实现经济平衡的重要因素。
我们很早就对“需求侧”的重要性表示特别关注,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并在各个层面和场合发出呼吁,要求对“需求侧 ”的作用与意义给予关注。
在2019年的8月9日,北京金融街管理局和人大重阳联合举办了一场重要的会议,围绕 “ 中国金融开放和国际经济形势”的议题展开讨论。在这次会议中,我们提出的未来中国经济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即 “八大关系”提出了建议,而第一条就是呼吁重视研究 “ 需求侧和供应侧的关系”,希望推动和开放对 “需求侧”的改革,推动市场的深度融合,让“需求”真正成为推动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让“ 需求侧”的改革,推动“供应侧”的改变,改造,改进。
这些观点后来发表在《金融街观察》上。
2016年7月19日,我们在“ 需要认清中国经济的三个’新’ ” 一文中提出了 “ 我们所谓的新常态包括已经长期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的需求侧和供应侧之间的失衡,......,从而产生了结构性梗阻,阻碍和制约了经济的顺畅流通,自然会造成经济发展乏力,甚至出现下滑的压力。”,文章对美国和苏联经济发展中“需求侧”和“供应侧”结构矛盾产生的“跷跷板”效应,做了简单的分析,要求在“需求侧”与“供应侧”之间找准平衡点,及时调整宏观调控,加强微观监测,使经济稳定发展。
在2017年7月24日的“ 美国该进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了” 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正是来源于对“需求侧结构”不断进行改革的结果,“需求放开”或“放开需求”,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让中国解决了什么是推动经济不断增长和进步的老大难问题:是需求推动了社会进步,是需求推动了科技进步,也是需求激发了科学家们的创新灵感,最终推动了”供应侧”的发达,并发展了“产业链”的振兴。
在2017年9月17日的 “ 供应链金融和需求链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双翼” 一文中,我们更有针对性的提出实体经济对“需求链金融”的急迫性,呼吁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管理研究。
在金融市场,”需求侧”的革命,成为推动新时代科技革命的原动力。按照需求,提供必要可靠的金融服务,是实体经济不可或缺的生命动力。
在2020年1月30日和2月10日的两篇文章中,再次讨论“疫情催促供应侧结构改革”和“口罩经济的启示”中,反复指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就是“需求侧”的“放开”不足,供应侧无法满足需求侧要求,特别是抗疫紧张之中,对“需求侧”进行必要改变,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2020年的10月23日,正当全球抗疫进入胶着状态,各国面临抗疫和复产两难之中,我们依然强烈呼吁建立协调稳定的“ 三链” 和 “三放”工作,就是 “ 产业链,供应链和消费链(需求侧)”之间的“消费链”的核心作用,并提出 “统筹发展,妥善推动”的方针。
“三放”就是 “解放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开放社会购买力 ”,可以有效的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有效增长和稳定上升。
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安排“需求侧改革”需要有认真思考,反复研究。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不可截然分开的两个领域。要允许“需求侧”和“供应侧”同时发力,共同发展,在变化中达到转型,在动态中实现新的平衡,是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需求侧(消费侧)”是经济社会的基础要素,科技的每一次革命,也是因需求侧的变革而发生的,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爱护,珍惜对“需求端”的欲望,热情和愿望满足。“消费链”发达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发达,并造就了”产业链”的兴旺繁荣。反过来,也同样产生相应的促进推动作用。
“需求侧”包括国内“需求市场”和国际“需求市场”两大块,两者的发展比重常常发生变化,我们的“两侧”政策要随机应变,及时满足内外需求侧的要求。所以,在合理范围内实行“保产能”,“保库存 ”,“保杠杠”就成为改革“需求侧”的重要考虑。
面临经济形势多变,国际国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压力之下,智库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学者和专家们应当踏踏实实地深入研究各种复杂的经济信息和经济现象,提出切实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分析和建议,这是保证中国经济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保持健康,稳定,可预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