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吴思科:中国扩大开放将释放更多红利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吴思科:中国扩大开放将释放更多红利

发布时间:2018-05-24 作者: 吴思科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最直观的变化是经济增速换挡,但本质特征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是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战略机遇。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发挥作用,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通过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吴思科系前中东特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今日中国2018第3期。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贯 彻中共十九 大精 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断谱写稳中向好、行稳致远的新篇章。在世界经济寻求更大和更持久发展动力之际,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将对世界释放更大红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 发 展 阶 段。自 20 世 纪 80 年 代从特区开始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经济体制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过去的 5 年里,中国经 济 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 54 万亿元 人民币增 长 到 80 万亿元,稳 居 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中国经济在短短 5 年内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揭开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序幕,指明了未来经济发展航向。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最直观的变化是经济增速换挡,但本质特征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是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战略机遇。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 年来,通过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壁垒进一步消除;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实施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各类要素充分流动,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与此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发挥作用,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通过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中共十九大的战略规划,中国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一格局要求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 上 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将要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法律,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促进贸易平衡,更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是从重视速度转向更重视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首先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二是更加公平、更为协调的发展,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做好民生工作;四是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发展,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过去,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崛起于世界。如今,中国经济正在改变依赖资源和密集劳动力的局面:“中国制造”正转向“中国创造”;中国出口产品正努力在产业链上实现更高附加值;中国不仅要出口更多更好的制造业产品,还要扩大服务业出口。


将释放更大红利


随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将从双向、平台和理念等层面向世界释放更大红利。首先,持续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将从宏观上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器。中国需求体量和层次的提升,对全球企业和投资者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和机遇;中国供给的提质升级,也将在贸易、资本、产业等维度上给世界带来更多资源和方案。升级版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将会为世界输送源源不断的中国红利。


其 次,在 平台方 面,随 着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也更有经验和能力与世界各国一起打造合作平台,在更广阔的范围上实现互利共赢。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4 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编织起以亚欧大陆为中心,辐射全球各大陆、连接世界各大洋的互利合作网络,构建起发展战略对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方面一再表示,今后愿同各方一起,脚踏实地加油干,实施 好 2017 年首届高峰 论 坛的 270项成果,建设好论坛的后续机制,开好重点领域部长级会议,力求在 2019 年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会议之前取得更多成果,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同更多国家达成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以骨干通道和关键节点上的大项目为重点,取得更多惠及民生的早期收获,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转换、提质升级。


随 着 全 面 开 放 新 格 局 的 形 成 发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开放共荣等理念层面也将贡献至关重要的中国智慧。中国坚持提倡正确的义利观,一贯强调以“合作共赢”取代“零和博弈”,提倡在国际经济和发展合作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做大蛋糕”、“优势互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全球贸易体系发生深刻演变,中国外贸将从数量的扩大向质量提升转变;要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转变;从依靠模仿向依靠创新创造转变;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优势的产品向更多发挥综合优势转变;从国际产业低端向中高端不断提升。中国正在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建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统计指标体系。2017 年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将抓紧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发展的新机遇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将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未来 15 年预计将进口 24 万亿美元商品。为进一步推进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中国将在2018 年 11 月在上海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行动,是主动对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公共产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是中国推动全球化的具体行动。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当前,各国经济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中国坚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希冀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携手全球各国共同参与,是一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性平台,既为世界各国扩大对华出口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各国彼此之间开展国际贸易、分享合作商机搭建了平台。中国进口博览会是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公共产品。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提供货物和服务交易,也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综合性公共平台。博览会将设立国家展、企业展,预计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博览会期间,还将举办虹桥国际贸易论坛,聚焦全球贸易与投资发展新趋势。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将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合作的新平台。中阿双方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年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断与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在扩大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高新科技领域的合作也迈出坚定的步伐。中阿双方均为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倡导者,都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双方在众多领域有共同的愿望和诉求,合作空间广阔。中国今年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大国密切务实合作、共谋全球发展提供了全新平台。中阿双方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深化务实合作恰逢其时,拓展合作大有可为。中国方面表示愿同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一道,努力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为各国开展贸易、加强合作开辟新渠道,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联动增长,实现互利发展、共同繁荣。


可以预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将继续受益于全球发展,也将继续向世界贡献更多红利,从而推动实现人类文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