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元春:我国经济指标向好的内在逻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刘元春:我国经济指标向好的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17-07-25 作者: 刘元春 

经济悲观主义不了解中国微观层面现实情况,只看到表面数据,而看不清数据背后微观基础的改善和结构性调整的力量,中国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调整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不是简单的增速下滑。新型城镇化正在发生内涵式的改变,这不仅使消费成为“三驾马车”的领头羊,而且也预示着内需潜力在结构上的更大释放。

  

  作者刘元春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理事。本文刊于7月24日《北京日报》。

  阅读提要

  国内外预测机构看不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低估了世界经济复苏的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忽视了企业活力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微观基础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趋势性推动力量。

  经济悲观主义不了解中国微观层面现实情况,只看到表面数据,而看不清数据背后微观基础的改善和结构性调整的力量,中国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调整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不是简单的增速下滑。

  新型城镇化正在发生内涵式的改变,这不仅使消费成为“三驾马车”的领头羊,而且也预示着内需潜力在结构上的更大释放。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各项经济指标均全面超出市场预期,使得很多分析人士“大跌眼镜”,也让众多国内外预测机构大呼“看不懂”。同时,这也让近几年再次发酵的“中国崩溃论”等悲观主义思潮再次“打脸”,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回答了“中国崩溃论”为何总是崩溃的疑问。

  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全面超预期

  201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中国经济持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是GDP增速超预期回升,同比增长6.9%,不仅远高于今年6.5%的预期目标,在全球也保持领先。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显示中国经济有能力保持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增长。

  二是总需求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超预期共振,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4%,表明消费不仅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固定资产投资由负转正,制造业和民间投资连续回升,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2.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2.9和13.7个百分点,显示新经济动能加速成长;进出口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增长15.0%,进口增长25.7%,出口持续向好对国内生产带动作用明显。

  三是价格水平超预期稳定,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核心CPI同比涨幅2.1%,PPI同比上涨6.6%,既没有出现明显的再通缩压力,也没有看到通胀抬头。

  四是就业形势超预期向好,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735万,已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三分之二。

  五是工业经济超预期升温,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7%,超过去年同期16.3%,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创30个月来新高,企业效益显著改善表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六是居民收入超预期提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3%,高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比同期的经济增速快出了0.4个百分点,跑赢GDP。

  经济超预期表现的内在逻辑

  众多国内外预测机构看不懂的原因在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判断不清,对结构性转变的趋势认识不到位。这体现在,一方面低估了世界经济复苏的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忽视了企业活力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微观基础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趋势性推动力量。

  首先,我们要正视世界经济复苏的确定性逻辑。一些关键指标表明去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渐趋稳并呈现复苏向好的态势,世界景气周期开始进入上升阶段。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整体回暖,美国经济受特朗普新政预期刺激和补库存上行周期的影响,消费、工业生产、房地产投资和进出口均持续增长,带动就业率大幅提升。欧元区的复苏更加显著,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失业率创下7年来新低,通胀率更是温和连续扩大。日本经济也有所改善,持续的通缩压力得到缓解,生产端增长势头继续巩固。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OECD)也先后上调了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肯定了全球经济延续良好的复苏态势。二是全球大宗商品2016年以来价格大幅回升,呈现出整体走强的势头。供应紧张加之需求旺盛进一步刺激了能源、有色、农产品等各类大宗商品的上涨,这与2015年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三是实体经济投资增速加快,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PMI指数连续回升,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进出口贸易回升和工业生产加快的态势,表明制造业和全球贸易复苏进程加快,市场信心得到提升。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全球贸易的复苏对促进我国出口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我们往往低估了出口对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次,我们要看到微观基础的改善和结构性转变所带来的强大力量。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活力,这不仅在企业盈利水平上有所体现,而且直接提升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活跃度。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今年二季度小微工业企业的景气指数达到96.5%,达到了两年来的最高。72.7%的小微企业反映产品订货量高于和处于正常水平,这个比例连续6个季度在提高。同时小型企业的PMI指数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这表明,在“放管服”改革的助力下,小微企业的活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升级、网络购物的持续高涨和三四线城市的住房汽车消费扩张等态势,表明新型城镇化正在发生内涵式的改变,这不仅使消费成为“三驾马车”的领头羊,而且也预示着内需潜力在结构上的更大释放。

  外部环境复苏所带动的周期性力量和微观基础改善所引发的趋势性力量共同构成了上半年宏观经济超预期表现的内在逻辑。国内消费和进出口数据的亮眼表现正是这种内外因素加速共振的结果,加之上半年政府更加有力的积极财政政策的跟进,使投资也保持了合理增速。结构优化调整和总需求扩张打通了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传导路径,“超预期”的表现也就应当是在“预期之中”了。

  “中国崩溃论”为何总是崩溃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让很多持中国“经济硬着陆论”、“拐点论”和“崩溃论”的预测又一次落空了。实际上,一些西方媒体、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总是定期抛出“中国崩溃”的论调,以达到他们背后各种目的,但这种一厢情愿的论调总是被事实无情“打脸”。而中国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以来,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更加显现,特别是2015年和2016年金融市场发生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让悲观主义思潮再度发酵,如美国海曼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巴斯表示“中国要发生经济危机的规模将远大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索罗斯最近也称“中国硬着陆难以避免”。事实表明,这一次的“中国崩溃论”继续崩溃。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就可以看出,很多主张“中国崩溃论”和“做空中国论”的悲观主义与中国现实并不吻合,很多证据都流于表象,并没有把握住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实质。

  首先,经济悲观主义过度放大了中国经济的风险,将外部环境的恶化和内部调整的阵痛等同于中国自身的问题,由此草率地将增量的部分恶化等同于中国经济运行的整体恶化,把个别风险暴露事件理解为整体风险爆发的前兆,实际上中国当前所进行的改革举措,如加强金融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正是要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其次,经济悲观主义不了解中国微观层面现实情况,只看到表面数据,而看不清数据背后微观基础的改善和结构性调整的力量,中国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调整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不是简单的增速下滑。

  最后,很多人恶意“唱衰”中国经济背后有着更隐蔽的目的,除去一些媒体和学者有博取眼球的目的之外,很多市场机构不断抛出“中国崩溃论”,很大程度上有配合金融市场上“做空中国”投资操作的嫌疑。

  实际上,在“中国崩溃论”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看好中国”的外部声音,如经合组织(OECD)在《2017年中国经济调查报告》中分析称,尽管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投资增速有所降低,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双创等为经济增长培育了新动能,中国经济增长强劲首先得益于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居民收入的改善。在其《G20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在生产率提升、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和“放管服”等方面的改革效果显著,生产率增长及高水平就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正是基于中国在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对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至6.7%。此外,一些西方媒体如彭博社也称“中国经济动能越来越强”。这表明国际社会理性看待中国经济的声音越来越占主流,也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信心。(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