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罗思义:如果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罗思义:如果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17-03-13 作者: 罗思义 

众所周知,今年的两会重申了中国的中期战略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词汇。因此,有必要采用国际通用术语,以及国际比较的方式,分析中国实现小康社会后将发生的变化。这也是本文的主题所在——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国际地位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下文将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作者罗思义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13日新浪网。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国际地位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众所周知,今年的两会重申了中国的中期战略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词汇。因此,有必要采用国际通用术语,以及国际比较的方式,分析中国实现小康社会后将发生的变化。这也是本文的主题所在——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国际地位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下文将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比较结果非常惊人。如果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按照当前汇率计算:


  仅有19%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比中国高的国家;


  62%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比中国低的国家。


  中国将超过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将高于东欧多个国家。


  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相比,数据更为惊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当前形势,下文将对中国建国以来形势,以及其他国家形势,进行详细的比较。


  目的在于对中国发展形势进行系统性的国际比较。比较重点是当代数据和未来发展趋势。


  结论显而易见:中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发展成就。此结论是在对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战略进行比较后得出。


  1978年前 中国国际地位相对较低


  概括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数据显示,1950年,列入计算的世界141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GDP低于中国,他们是:


  非洲的八个国家:博茨瓦纳、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马拉维、坦桑尼亚;


  亚洲的两个国家:缅甸、蒙古。


  贫穷带来的社会后果是,194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35岁,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3%。


  从 1949-1978年,中国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奇迹。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29岁——从35岁升至64岁,即这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年增长1岁多。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从1950年的73%升至1976年的105%。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大国人均预期寿命如此持续快速增长过。为让大家对中国所取得的这一非凡成就有更直观的认识,特为大家制作图1,呈现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至于更全面的比较比析,请参见拙著《 一盘大棋? ——中国新命运解析》。



图1


  数据清楚地显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中国公知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完全违背事实。 众所周知,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最为敏感的指标。因为预期寿命概括了所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因素(如较高的收入水平、良好的医疗保障、环境保护等)和消极因素(如贫困、糟糕的医疗保障、环境污染等)。在毛泽东治下,中国所取得的人类史上最快的人均预期寿命增速,是中国在此期间所取得的非凡社会成就的反映。这是客观事实。有必要指出的是,笔者是邓小平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非泽东时代计划经济的坚定支持者。


  历史虚无主义不过是一种政治宣传伎俩而已,拟抹黑和否定1949-1976年期间中国所取得的伟大的社会成就。


  同样清楚的是,尽管中国在此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社会成就,但1958年后中国并未实现经济增速远快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数据也印证了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负面政治结论。


  从1950-1958年,中国经济增速非常令人满意——年均增长7.9%,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为4.6%。但由于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58-1976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跌至3.2%,明显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4.7%)。


  从1950年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整个期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为 4.6% ,世界平均增速则为4.7%。当然,正如一些人所说的,毛泽东时期奠定了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包括引入现代工业和大幅改善民众教育水平等。但1949-1976年间的显著特征是社会的巨大进步、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而非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1949-1978年,中国经济增速仅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此期间中国人均GDP,以及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以及中国的相对国际地位,并没有显著上升。按照按照国际可比价格——购买力平价(PPP)计算,1950年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21%。虽然1958年升至27%。但1958-1976年再次有所下降, 1976 跌至 20%,1978年小幅回升至22%。


  从1950-1958 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显著提高, 1958年后则有所回落。按照国际可比价格计算,1950年和1978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均略低于5%。


  1978年后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大幅持续上升


  众所周知, 1978年后,中国经济增速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要准确反映中国经济的非凡表现,就有必要进行国际比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


  1978-201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 ,世界平均增速则为2.9%——中国经济增速是世界平均增速的3倍多。


  因为中国人口增长相对缓慢,这导致中国人均GDP增长更快。 1978-2015年,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长8.6% ,世界平均增速则为1.4%——中国人均GDP增速是世界平均增速的6倍多。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大幅持续上升。为便于大家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特为大家呈现图2和图3,反映人均GDP高于和低于中国的世界人口比重,图2是按照中国偏爱的市场汇率计算,图3是按照国际经济机构偏爱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关键年份的数据则见表1,同时按照市场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计算。


  应该指出的是,部分中国媒体有时在报道中国在世界各国人均GDP中的排名时不将人口因素考虑在内的方法,是完全错误,且具有误导性的。这种方法会让2016年人口为1.8万、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帕劳,与人口为13.1亿、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印度,看起来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同等份量的权重。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国际地位时,应将不同国家的人口基数考虑在内,这也是我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1978-2016年趋势


  本文论述未来趋势的图表数据源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该数据始于1980年。但因为1980年继中国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仅两年,因此这不会显著扭曲趋势——世界银行始于1978年的数据交叉验证了这一点。IMF2016年数据是预测数据,但因为该数据是在2016年10月发布,已接近于年底,因此图表中的最终结果不会发生显著改变。


  在分析这些数据之前有必要指出的是,按照当前汇率计算,20世纪80年代期间中国的相对国际地位大起大落,不能如实反映中国生产经济变化,仅仅是因为中国和印度汇率变动较为频繁——能自动纠正汇率变化的购买力平价数据印证了也这一点。具体如下: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980年仅有2%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而75%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


  由于1981-1982年汇率大幅振荡,按照当前汇率计算要复杂得多。如果按照此期间的平均汇率计算,那么14%的世界人口是生活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而64%的世界人口是生活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


  但不管按哪种方式计算,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都较低。


  2016年,形势则完全不一样了。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仅有26%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55%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


  按照当前汇率计算,26%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55%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


  概括地说,2016年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大多数世界人口则生活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彻底改变了。


  除全球总体统计数据外,中国所取得的进步生动地说明,中国正逐步超越大型发展中国家。


  按照当前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均GDP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超越印度;


  按照当前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均GDP分别于1998年和2009年超越印尼;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均GDP2016年超越巴西。



图2



图3


  2017-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


  接下来对2017-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作出预测。预测将以IMF2016年10月发布的《2016年世界经济展望》作为依据。我选择该报告是因为他们较为保守——夸大其辞对严肃的事情来说毫无用处。IMF预测的中国增长率数据低于中国的目标,其预测2017-202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6.0%,而中国十三五计划所定的目标是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但即便如此,IMF数据显示,按照中国偏爱的市场汇率计算,2020年将仅有19%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62%的世界人口则生活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只有极少数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将高于中国,中国的人均GDP将高于东欧多个国家。确切地说,到2020年:


  按照市场汇率计算,19%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 62%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4%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58%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


  也即是说,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按市场汇率计算,还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都将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变为相对繁荣的国家——届时不到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略高于6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



表1


  结论: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成就,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根据上述实证数据可以得出多个结论,但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暂不分析,只对一些要点作出总结:


  数据清楚地印证了习近平对中国1949-1978年与1978年后发展的评价:“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见习近平2014年所著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1949-1978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速仅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但中国所取得的最伟大的社会成就,影响并惠及了人类史上最多的人口。这证明,中国公知所宣扬的历史虚无主义,只不过是一种违背事实的错误思潮而已。


  数据清楚地证明,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持续这么长的时间里,经历过如此快速的增长。


  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甚至超过经济成就。按照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2014年仅19%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人均GDP、预期寿命高于中国的国家,63%的世界人口则生活在人均GDP、预期寿命低于中国的国家。


  中国的经济成就证明,就发展战略而言,中国1978年后奉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远优于西方支持的“华盛顿共识”。自1989年“华盛顿共识”问世以来,国际上所发生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除人口低于500万或者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外,继中国后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国家分别是深受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影响的国家——老挝、越南和柬埔寨。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智慧结晶。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所取得的实践效果,远优于西方国家,以及西方主导的世界银行和IMF等国际机构。


  鉴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战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有必要向世界推广其经验。这对中国乃至国际社会都非常重要。正如习近平近来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对任何熟悉国际比较或者经济理论知识的人来说,这些统计数据一目了然。可以毫不夸大地说,2020年中国实现小康社会将创造惠及人类历史上人口最多的纪录。这同样意味着,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成就,超过其他任何国家。(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