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华黎明:再度刺杀伊朗科学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东战争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华黎明:再度刺杀伊朗科学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东战争

发布时间:2020-12-09 作者: 华黎明 

2020年年初,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军官苏莱曼尼遇刺。年底,顶级核物理学家法克里扎德又遇刺身亡。一头一尾,伊朗损失两位重量级人物,而且都是被刺杀,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再次笼罩在“恐怖主义”阴云下,似乎也暗示了中东地区前途未卜。 对此,观察者网专访前驻伊大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华黎明,从伊朗热点出发,展望中东未来。


观察者网:特朗普尚未交权,拜登尚未掌权,如何看待法克里扎德遭到暗杀的这个时间点?


华黎明:此次谋杀最大的嫌疑者,一个是以色列,一个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我想不管凶手是特朗普政府,还是以色列当局,选择这样一个时机来谋杀伊朗的顶级核科学家,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刺激伊朗政府做出强烈的反应,然后挑起一场中东战争,让伊核协议永远不能恢复。


这是政治目的。从军事目的上讲,法克里扎德这个人早就是以色列和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他是伊朗核计划的总负责人,所以他们早就想要处理掉他。

现在特朗普执政还有40多天的时间,拜登已经明确讲过,他1月20日上台以后,美国就要重返伊朗核协议。


那么重返伊朗核协议,对于以色列来讲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拜登要重新恢复以色列最反对的一个计划,因为伊核协议就是允许伊朗保留它的核能力,而且在15年之后,伊朗可以重新恢复它的核能力。


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曾陷入僵局,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总理)两人的个人关系搞得也很糟糕,就是因为伊朗核协议,所以一旦拜登政府回归伊核协议,以色列肯定会觉得其利益遭到很大的损害。


所以从以色列的角度来讲,这个时候他要先走一步,为拜登政府将来重返伊核协议制造困难。


从特朗普的角度来讲,在剩下的时间里,他要给拜登留下很多的钉子、设下很多的陷阱,让拜登政府在上台以后遭遇很多难题,从而没有力量来处理疫情、经济等等问题。外交上针对伊朗,正是陷阱之一。


我想美国特朗普政府、以色列当局选择这个时机来刺杀伊朗核科学家,其目的就在于此。


观察者网:据曝光,刺杀现场没有人为因素,枪击全部由远程控制的自动武器完成。这是否表明伊朗已经遭到深度渗透?此次时机如此巧妙,一次得手之后,是不是还有可能会继续发生此类暗杀?


华黎明:从伊朗的角度来讲,此次伊朗核科学家在伊朗高级别的护卫下依然遇刺,暴露了伊朗国内安全措施的短板。我最近看伊朗的舆论,很多伊朗高层人士已经对政府提出批评,指出这次是因为伊朗安全机构失职,所以没能保护好自己的核科学家。


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起伊朗核科学家遇刺的案例了。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陆续有5名伊朗核物理学家遭到刺杀,背后的凶手都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


屡屡发生核科学家刺杀案,伊朗当局仍旧没有能够阻止以色列对伊朗的渗透。


另外,反对伊朗的人对伊朗的内部渗透也很厉害,尤其是伊朗的反对派“人民圣战者组织”,其背后有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的支持。2003年,伊朗核计划本来是秘密进行的,之所以会被公开,主要就是因为“人民圣战者组织”渗透到了伊朗内部,把这件事揭发了出来。前几次的暗杀据说也都有“人民圣战者组织”的内应。


所以刺杀能够得手的两个原因,一是伊朗安保工作不利,二是伊朗安全机构遭到外部敌人的严重的渗透,造成了这么一个严重的后果。


至于特朗普在白宫剩下的这几十天内,是否还会有伊朗核科学家遇刺,我们很难预见,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特朗普一定会利用这段时间在外交上尽可能给拜登制造麻烦。


观察者网:为何伊朗科学家频频遭到针对?伊朗在中东地区牵扯着哪些恩怨纠葛?


华黎明:伊朗跟中东地区、跟美国和以色列的恩怨纠葛,起始于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在1979年以前,伊朗是美国的铁杆盟国,巴列维统治时期,伊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在波斯湾为美国看家护院的国家。


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这个国家打出了强烈的反美口号,而且不仅是要把美国的势力赶出中东,还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


除此之外,伊朗从1979年开始就宣称要输出革命,要把伊朗革命的模式输出到邻国里去。这造成了伊朗与伊拉克、沙特和其他周围邻国的关系都不好,这些阿拉伯国家都很惧怕伊朗,惧怕其将自己的革命模式输出到本国,这才有了两伊战争,以及伊朗与沙特、与海湾国家之间的敌对状态。


所以伊朗与美国、以色列和其周围国家的恩怨,跟伊朗革命以后的外交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伊朗希望独立、希望摆脱美国对伊朗长达1/4个世纪的统治,但另一方面,伊朗独立之后,伊朗新政权有强烈的意愿要想把其革命模式输出到周围地区,并誓言要把以色列灭掉,这样势必造成伊朗周围都是敌人,与周边矛盾不断。


这就是伊朗与周边国家恩怨纠葛的起源。


观察者网:如果伊朗核武器研发彻底完成,对中东局势会有怎样的影响?


华黎明: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之后,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当然首当其冲的是大国,比如英法、中国、当年的苏联,都纷纷谋求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到1964年中国也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之时,联合国安理会总会常任理事国全部都拥有了核武器。于是核武器就变成了一种谁也不敢轻易使用、但是谁都希望能够拥有的威慑力。


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拥有核武器就可以讹诈、威胁、欺凌别人;对于小国或其他像中国一样的国家,拥有核武器能够保卫自己的安全和独立。


所以之后追求核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那么在中东地区,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我们看到不仅是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这些国家都在纷纷谋求核武器。


美国发起伊拉克战争的借口,就是声称在伊拉克发现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后萨达姆被打败、被杀掉。而在利比亚的卡扎菲也被杀以后,中东就只剩下了一个伊朗还在追求核武器。


而中东地区真正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有一家,那就是以色列,所以以色列绝不希望它的核垄断地位被任何阿拉伯国家或者伊朗、土耳其这些国家打破。因此对于伊朗这样的国家,以色列绝对要想尽一切办法摧毁其核能力,不仅是要制止其制造核武器,更是要把其核能力彻底消灭。


对于以色列,任何中东国家拥有了核武器,都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威胁,更何况伊朗已明确说过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


对于伊朗,把核武器和革命模式带到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心脏地带,是伊朗认为其能被承认是地区大国的重要手段。所以伊朗自己则要千方百计地谋求核武器。


伊朗周边的国家也非常害怕伊朗造出核武器,所以只要伊朗的核问题存在一天,中东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就不可能持久。


观察者网:2020年初,伊朗“三号人物”苏莱曼尼遇刺身亡;年末,伊朗顶级科学家又遭暗杀。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伊朗的遭遇?


华黎明:我觉得伊朗作为一个地区大国,要谋求自己国家的独立与复兴,是很值得支持与同情。但同时,这个国家要把手伸到别的国家,这很难得到周围国家的认同。这是伊朗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训。


当然,美国在中东地区也想维持自己的霸权和利益。所以从1979年到现在,美国历经7届总统,每一届总统都跟伊朗非常敌对,都要谋求改变、推翻伊朗的现政权,美伊关系基本上无解。


所以美伊关系敌对不是特朗普执政这4年发生的,而是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美伊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很难解决。


观察者网:从中国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今天的中东地区?


华黎明:中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者,中国已经成了中东地区石油的最大买家。另外,中东也是中国运输、进口石油的重要海上通道。从这两个角度看,中国希望中东地区稳定、和平,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动乱。


所以,不管中东地区发生什么矛盾,中国都是劝和促谈,不支持任何一方,也不打击任何一方。

而且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在中东地区有一个明显优势,那就是中国在中东没有不光彩的历史。


其他大国都曾经在中东地区谋求过霸权、或做过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中国在中东地区有很好的声誉,同所有国家,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埃及、沙特,都保持友好的关系。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是同所有的国家都交好,劝和促谈、促进地区和平和稳定。我想这就是中国眼中的中东地区。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