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6 作者: 丁刚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严峻,美国去年五月启动了夏延山(Cheyenne Mountain)战略指挥部,很多美国人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个在冷战中建成的“末日地堡”。
本文作者丁刚系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23日丁刚看世界微信公众号。
十七年前,笔者和一些常驻纽约的中外记者一起走进了这座地堡。
十七年后,当美国某些人竭力要把中国树为其首要敌人的时候,回顾这段采访,再次体验一下冷战时美国的核恐惧,有助于对今天的中美关系与昨日之美苏关系的不同,作出清晰的判断。
美国一旦遭遇核袭击,反击的指令会从哪里发出?夏延山核战碉堡。它设在美国中心地带的大山中。1966年建成,主要为应对前苏联的核攻击。当我们站在厚20米、重25吨的钢门前,新闻官告诉我们,我们头顶是600多米厚的坚硬岩石。大门自建成只关过一次,是在“9·11”事件发生3个半小时后。高墙上方有北美防空司令部、北方司令部、空军太空司令部和负责导弹防御的战略司令部的4个徽标。整个指挥部共有15幢钢铁结构大楼。大楼底部均有近百枚大型支撑弹簧,总数为1319枚,每个弹簧重4.5吨。中心指挥室不大,被落地玻璃墙一分为二,一间是控制室;另一间是指挥室。“9·11”那天,指挥中心司令就坐在那里。他一面注视着屏幕上的美国领空,一面与总统和防长通话。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有个名叫科罗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 Springs)的小城。提起这座小城,许多美国人都会联想起雄伟的雪山和奇石林立的壮丽景观。很少有人知道,在小城旁海拔大约2400公尺的夏延山的花岗岩中,深藏着美军四个司令部的联合指挥中心。
派克峰的景色 丁刚摄
十七年前,在纽约新闻中心的安排下,记者跟随外国记者采访团走进了这个大山深入的美军“心脏”。
接待我们的陆军少校约翰逊一付军人风度,说起话来嗓门大,干脆利落。我们一上车,他就说这是北方司令部组建以来接待的第一个外国记者采访团,要求所有记者必须严格遵守检查程序。在山下的检查站前,所有记者全部下车,接受检查。警卫人员一一仔细核对了几天前就报过的护照号和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的序列号,又十分严肃地宣布了采访纪律。他一连串说了7、8个“不许”:不许对佩带胸卡的工作人员拍照;不许拍摄车牌号;不许随意与工作人员开玩笑……如有人违反上述规定,将会被立即押解出山。最后他又再次强调:“警卫人员有权随时对你们进行搜查。”
我们在检查站前换上美军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地爬上了半山腰。路上没有什么车辆,两旁全是一人高的杂树。靠近铁丝网时,我才看清,附近岗亭上、电线杆上全都装着监视器。我们在半山腰的接待中心里听了半个多小时的讲解,又经过了一道严格的安检,才来到了洞口。约翰逊少校特意给了五分钟时间,让我们对着洞口拍照。
头顶是大约600多米厚的岩石。丁刚摄
从洞口到通向指挥部大门的隧道约有半公里长。约翰逊少校站在大门前对我们大声说,“我们的头顶现在是大约600多米厚的岩石。我的身后是厚达两米、重25吨的钢门。这样的钢门共有两个。大门关闭后,洞内将与外界完全隔绝。”看上去大门高约4米,可以通过一辆卡车。约翰逊少校告诉记者,从1966年中心建成以来,只关过一次大门,那就是在911事件发生的3个半小时之后。当时有传言说,夏延山中的指挥中心也是恐怖分子的打击目标。
重25吨的钢门。 丁刚摄
走过两道大门,就可以看到中心的入口了。高墙上方是北美防空司令部、北方司令部、空军太空司令部和负责导弹防御的战略司令部等四个司令部的徽标。
这里除了有四个司令部的联合指挥中心外,还有由它们分管的空中预警、导弹预警、太空控制、行动情报监测、气候和系统等六个中心。这个中心与传统的军事指挥部的重大区别是,平时在这里工作的800多军事人员分别来自海、陆、空和海军陆战队等各个兵种。
建筑物上是四个司令部的徽标。 丁刚摄
数千条专用通讯线路将将空中和太空飞行物的信息汇聚到这里,再由数百台大、中、小型计算机进行跟踪、分析、分类和判断。这些信息不仅来自于军用卫星,也来自于民用卫星和其他军用和民用空中、地面监测系统。
中心还与美军在全球的各个基地建立了直线联系,并与五角大楼、白宫设有专线电话。近年来的多次调整,使这个中心整合了美军全部的空中和太空监控技术力量,并利用了民事监控管理体系的资源,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联合指挥部。
从整个建筑结构看,这个指挥中心显然是冷战时的产物。
1958年,美国与加拿大决定成立联合防空机构――北美防空司令部。其主要任务是监测前苏联的导弹或战机,设计目标是为了防核攻击。
根据这些要求,美国国防部组织专家深入调查论证,最终选定了夏延山。约翰逊少校说,选择夏延山,一是因为它差不多正好位于北美地区的中部;二是因为它的高度和岩石结构符合要求;三是因为附近原来就有空军基地,军事基础设施较好。1961年5月,中心开建,5年后完工。整个工程耗资1.42亿美元。
约翰逊少校介绍说,整个中心共有15幢地下钢铁大楼,12幢为三层楼,其余为一或二层楼。最为独特的是,大楼里的墙壁、地板、天花板、走廊和楼梯等全部由钢板拼焊而成。每座大楼底部都由近百枚大型弹簧支撑,总共为1319个弹簧,每个弹簧重达4.5吨。大楼与大楼之间还留有一定间隙。这样的构造主要是为了抗御地震或核攻击强烈爆炸造成的剧烈震动。
每座大楼底部都由近百枚大型弹簧支撑 丁刚 摄
除此之外,地下中心还建有通风过滤设备,专门用来防御生化武器的攻击。整个中心就像是个地下城,有发电站、蓄水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等,还有可供15小时临时需要的蓄电设备,再加上餐厅、小卖部和咖啡店等。即便是关上钢门“与世隔绝”,中心储备的食物、水等也可维持800人在里面连续工作30天。
中心的内部与普通办公楼似乎没有太大差别,柔和的灯光给人以白天的感觉,只是楼道略窄,楼层略矮。我们随着约翰逊少校上楼、下楼,在迷宫般的走廊里穿行了不到5分钟,便来到了指挥中心。
令记者吃惊的是,指挥中心并不大,远比想像的要小,看上去也不过就是70平方米,高度也不过4米左右,中间还由落地玻璃墙一分为二。一间是控制室,房间有两排电脑,墙壁上方装有显示着各种图像和数据信息的大屏幕;另一间是指挥室,上方也装有三个大屏幕。一张凹型的桌子旁围着12把转椅。
指挥中心副司令、加拿大空军准将亨特指着中间的那个座位说,911那天,指挥中心司令、现任北方司令部总司令艾伯哈特空军上将就坐在那里。他一面注视着屏幕上美国领空的变化,一面与总统和国防部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指挥中心比想像的要小。 丁刚摄
中心的大屏幕用来显示全美上空各类飞机的位置。两个红色的圆点标明了总统一号和二号的位置。左侧的屏幕上显示出总统、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目前的所在地,另外还有在指挥中心值班的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军衔。
亨特准将说,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夏延山行动中心就发起了代号为“雄鹰行动”的军事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防备恐怖分子对美国本土发动导弹袭击。
911之后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美军的监测系统加强了对美国国内民航的监测。空中预警中心全天24小时监测美国境内的所有空中通信对话。而在911之前,一旦出现劫机等异常情况,美国民航总署都是通过电话向北美防空司令部报告的。陪同记者采访的空军军官汤姆斯说,911事件发生后,为什么会出现美国战机反应迟钝,就是因为当时没有这套机制。
走进空中预警中心,记者注意到,只有少数几个工作人员等在那里。一排排长桌上的计算机已经全部处于屏保或关机状态。空军军官格鲁佛告诉我们,与911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原来只管是否有外国飞机侵入美国,现在则要监控国内空中的飞行物。”每天有7000多架次飞机进入美国和加拿大领空。
计算机已经全部处于屏保或关机状态。丁刚摄
911之前,美、加两军在两国的边界部署了116个雷达站。可以说,任何一架飞机,未经允许飞入两国领空,便会立即被发现。911之后,监控内部领空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每天大约有5000多架次飞机在美国领空内起飞、降落。911事件发生后两个多小时,美国空中仍有3181架飞机。调整后的美国空军监测系统已经把北美划成了20个网格,对这些网格内的所有飞行物实行严密监测。如有飞机偏离航线或出现异常情况,他们可以立刻发现。
2002年,预警中心就发现了782架不明目的飞机,2003年以来也发现了239架。预警中心通过跟踪确认,只要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可以辨明这架飞机的情况。如果飞机被劫持,或是来自敌方,他们将作出美国是否会受到攻击的判断,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在采访中,北方司令部的新闻官佩洛尼告诉记者,该司令部已经与15个军事机构和22个邮局、太空总署、民航总署等联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14个联邦机构在该司令部派驻了常驻人员。北方司令部虽然只有大约500多名军事和非军事工作人员,是唯一一个没有下属部队的美军司令部,但它负责协调和整合各方人力和信息资源,是美国国土防卫的指挥中心。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2006年,美军暂时关闭了夏延山基地,将其主要职能移至附近的彼得森空军基地。去年五月重新启用,安排军事人员进驻,并且实施严格的隔离政策。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军出现了数千新冠病例,为预防万一,启用了夏延山这个“备份”的指挥中心。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