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敬伟:蒂勒森的中东之旅为何如此艰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张敬伟:蒂勒森的中东之旅为何如此艰难?

发布时间:2018-02-26 作者: 张敬伟 

蒂勒森中东之旅可谓“艰难”。毕竟,中东地区的治与乱,都和美国的中东政策息息相关。除了巴以问题,又多了反恐议题、叙利亚内战以及伊朗核问题等多重难题。蒂勒森既要为特朗普轻率粗莽的巴以政策消毒灭火,又要让中东地区相信美国依然是这一地区负责任的战略主导力量,难度可想而知。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14日美国《侨报》。


  美国国务卿德勒森开始了中东五国行,美国国务院将此评估为“艰难”之旅。

  因为,从埃及到约旦,再到黎巴嫩、土耳其和科威特,蒂勒森都面临着棘手的现实难题。特朗普不仅要放弃伊核协议,更在中东地区“只抓两点,不及其余”。所谓“两点”,一是强化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二是偏袒以色列。对于其他中东地区国家,包括传统友好埃及、传统盟友卡塔尔和北约伙伴土耳其,特朗普都不管不顾。特别是,美国认可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并准备将美国大使馆迁往这个“三教圣城”。由此,美国不仅开罪了巴勒斯坦,也激怒了整个伊斯兰世界。




  在蒂勒森此番中东五国行之前,美国副总统彭斯访问了中东四国。从彭斯访问的效果看,美国和中东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紧张,且在短时间内不可修复。

  这正是国务院将蒂勒森中东之旅评估为“艰难”的原因。毕竟,中东地区的治与乱,都和美国的中东政策息息相关。除了巴以问题,又多了反恐议题、叙利亚内战以及伊朗核问题等多重难题。蒂勒森既要为特朗普轻率粗莽的巴以政策消毒灭火,又要让中东地区相信美国依然是这一地区负责任的战略主导力量,难度可想而知。

  蒂勒森的第一站,2月12日在埃及的外交活动-——和埃及总统塞西和外长的“对话”还算顺利。因为蒂勒森支持埃及在西奈半岛的反恐行动,且美国愿意帮助埃及联合反恐。从美国支持的政治强人穆巴拉克到穆斯林兄弟会的穆尔西再到如今的塞西总统,美国明白了一个事实。美国和欧洲曾经欣喜的北非中东“茉莉花革命”,并不符合美国和欧洲的利益。街头民主运动不仅让北非中东国家陷入政治动乱,也滋生了恐怖主义。因此,蒂勒森支持塞西总统反恐,不仅是对所谓“茉莉花革命”的反思,也是对美国中东战略的反省。

  相对于所谓的“民主”政权,穆巴拉克和塞西政权更符合美国的中东利益。但是美埃关系依然存在问题,譬如上月彭斯副总统访埃时提出的美国公民被羁押问题,再如美国对埃及反恐能提供何种帮助等等。

  美国和约旦的关系,当然也包括土耳其和科威特,如何化解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偏颇立场,尤其是耶伦撒冷问题,蒂勒森要费一番口舌。之前彭斯已经向中东国家强调了美国在耶路撒冷上的传统立场不会改变,以安抚中东国家。蒂勒森能否让中东各国相信美国的诚意,还值得观察。更糟糕的是,如果随后特朗普再习惯性地坚持其耶路撒冷立场,或者在巴以问题上说了“错话”,蒂勒森访问中东的成果也会烟消云散。

  值得一提的是黎巴嫩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前者,是中东地区不次于巴以冲突的一大乱源,尤其是伊朗和叙利亚支持该国第一大党黎巴嫩真主党。蒂勒森对黎巴嫩的访问,将会牵动美国对伊朗和叙利亚的关系,美国和其他逊尼派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可谓牵一发动全身。糟糕的是,在叙利亚内战和伊朗核协议方面,美国已经走进死胡同。

  后者,美土关系已经异化。由于土耳其怀疑美国在未遂军事政变中逃不了干系,尤其是庇护土耳其宗教异议分子居伦,美土关系陷入紧张。伴随着打击IS(伊斯兰国)进入尾声,美土紧密的反恐伙伴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更大的问题在于,上月20日开始,土耳其开始在叙利亚阿夫林地区展开代号为“橄榄枝”的越境军事行动,打击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土方警告美国,如果美军帮助库尔德武装,土耳其也不惜和美国发生冲突。

  美土关系紧张至此,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又有不惧美欧的大国梦,蒂勒森如何化解美土两国的罅隙,恐怕不是一场访问就能解决的。

  中东地区是美国的传统地缘战略利益区间,但是特朗普时代的激进政策让美国和区域国家的关系变得紧张。美国和中东的矛盾有可能变成结构性冲突,作为国务卿的蒂勒森是无力解决的。(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