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1 作者: 彼得·凯尼格
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聚焦新基建、人民福祉、国家政策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一种均衡发展,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强调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联动,这在五年规划中非常清晰。还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环境得到改善,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民生改善等。
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正式制定通过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于2020年11月2日在京顺利举办。会上发布了题为《奇点: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的研究报告。亚、欧、非、美等各大洲8位政要与知名学者参与研讨,共同展望与建言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全球研究研究员、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彼得·凯尼格(PeterKoenig)出席研讨会,以下整理了他的发言。本文刊于11月10日中国网。
过去五年中国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中国有望能够在2020年或之后的几年突破100万亿元GDP,全球第一个经济体能做到这一点。
第一,中国的扶贫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二,过去五年,粮食产量连续保持在6.5亿吨以上,包括稻米、小麦、土豆等等这类粮食作物产量都达到了高峰。
第三,中国有全世界最大也最为综合的社会安保系统。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截止到2020年3月,来自各大洲的138个成员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其中非洲有38个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是非常多的。
第五,在金融和货币政策方面,去美元化取得了显著效果,正逐步形成人民币结算体系或数字化人民币结算体系。数字化的人民币很有可能会成为储备货币,非常快地取代美元,取代欧元,成为一种新的储备型货币,美元的经济专制或美元统治的地位快要结束了。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现在马上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是比较难的,是个挑战,但长期来讲是可以期待的。
以上这些成就都是在贸易战、南海问题、美国对台军售等复杂环境和系列挑战下取得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3.5%,而其他国家经济受疫情影响,今年可能会是降低或典型的负增长。
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聚焦新基建、人民福祉、国家政策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一种均衡发展,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强调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联动,这在五年规划中非常清晰。还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环境得到改善,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民生改善等。
“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持续发展,沿路国家都受惠于中国的本地产品、跨境交易、对外输出等等。“一带一路”概念提出来之后发展得非常快,这个倡议到现在看来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发展方向也是正确的。“一带一路”可以改变美国想成为世界霸主、想要成为市场主导的现状。
数字化人民币取代美元、欧元成为全新的储备货币如果实现,能够重塑支付方式。美联储有可能也会开发一系列的数字化的货币来专门应对。中国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潜在的可能性,至少中国是有这个准备的。
展望2035年,中国将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的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国家,中国关注实体经济,而不是虚拟经济。现代化的中国已经经历了“十三五”计划期,在下一个五年,中国将会有更好的前景。中国的愿景是要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