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时殷弘“美国对华战略与中国应对”讲座在京举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殷弘“美国对华战略与中国应对”讲座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8-11-14 作者: 人大重阳 

回顾过去的五六年,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大于以往的成就,但仍有改善空间。今后中国应实行新形态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用未来五六年时间实行适度战略收缩和贸易政策调整,进而谋求新的进取。中国要有大决心,大耐力,作为世界性大国,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人大重阳网讯:11月12日晚,人大重阳系列讲座“对话人大名教授”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发表了题为“美国对华战略与中国应对”的演讲。本次讲座由人大重阳副研究员关照宇主持,并代表执行院长王文对时殷弘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



时殷弘教授在演讲开篇即表示,从2018年初开始的中美贸易对抗中,中国应进一步意识到我们的根本认识与根本战略需要优化。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在于,中国需要调整首要和次要问题排序的优先级。同时,在认识层面仍需做适度调整,在一些首要的大问题上,中国的反应能力需要加强,反应速度需要提高;资本市场准入需要进一步开放扩大;对内和对外经济互动需要进一步放宽限制,中国长期深化和拓展国内改革的措施需要加强落实。


针对中美贸易冲突问题,时殷弘教授强调,特朗普是一个残忍的战略家和精明的战术家,它的战略战术是对中国同时施加空前程度的压力和威胁,从而尽可能榨取最大利益。在对华经贸关系,甚至是战略阵线,政治意识形态阵线上,特朗普都采用了此种逻辑。同时,时殷弘教授提出了对策:中国需要在适时情况下在中美贸易上做出调整,增进对美进口,适度扩大美资在中国市场的准入。现阶段,中国需要争取贸易战的局部休战,为优化经济、金融技术格局争取有利环境。





时殷弘教授进一步说到,在关于中美贸易对抗与冲突的问题上,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治标层面,既要有坚决有力的贸易报复等反制措施,也要明确表达谈判意愿,即中国愿意同美国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谈判。治本层面,中国要通过长周期的调结构来全面深化改革,争取实质性的大开放。


最后,时殷弘教授表示,回顾过去的五六年,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大于以往的成就,但仍有改善空间。今后中国应实行新形态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用未来五六年时间实行适度战略收缩和贸易政策调整,进而谋求新的进取。中国要有大决心,大耐力,作为世界性大国,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