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7 作者: 时寒冰
《货币起源》是一部极为有趣的有关货币起源的著作。按照周洛华先生自己的说法,“把话说清楚,让人能听懂”是一种更高尚也更纯洁的道德要求,一个用道德标准来严苛要求自己的学者,他的作品当然是值得阅读的。
本文刊于4月15日“来自星星的冰教授”微信公号。
“货币是道德的补丁,货币和道德一起构成了秩序。”
“一个国家如果货币发行量巨大无比,这个国家的道德体系一定已经千疮百孔。”
“物价稳定的国家,人民道德水平普遍较高。”
“践行最高道德标准的国家,拥有最稳定的金融体系。”
……
这是周洛华先生新作《货币起源》中的一些观点,类似的新颖的观点,在书中随处可见。周洛华先生是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研究员,出版过多部金融专著。而《货币起源》是一部他抛开学术局限,独具匠心写出的通俗易懂的有关货币起源的感悟之作。这种感悟融合了金融、哲学、历史、社会等学科的精髓,把货币的起源,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而无丝毫晦涩和枯燥之感。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易,而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难。在学术圈充满浮躁之气的时代,周洛华毫不犹豫地摈弃了这种文风,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他对货币起源的感悟一一道来。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责任和担当。
在书中,他不是在给出某种答案,而是引发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局限于货币本身,也不局限于道德本身,因为,他在试图给大家展示一个有关货币起源与人类关系、政治制度、科技创新乃至宗教相关的全新的体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被他谦虚的表达所“蒙骗”,他是在试图用一个更宏大的视野,把货币起源放置在一个庞大的体系当中,庖丁解牛一般,一一展现。这其实是一种被掩饰了的雄心,因为,要完成这项任务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元之所以成为国际货币,是因为美元根植于美国的军事强权等等,然而,这并非人们安心持有美元的原因,而是“一定要让市场相信:美国仍然是一个民主国家,制约政府的机制仍然有效,政府及其首脑不能为所欲为;人民仍然有途径、意愿和力量来捍卫自己的权利;美国仍然会维持物价稳定,捍卫原有的价值体系。”
人民所拥有的权力和选择,形成强大的纠错机制,这本身,就赋予了货币更坚实的基础。货币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当我们把货币放置在更加宏大的体系内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货币更像是和道德一起构成社会秩序的根本。
把货币当成工具的统治者,最终的结局,往往也非常悲惨。
“元代统治者把印钞作为掠夺老百姓财富的一种手段,他们自己寻欢作乐,对外大肆赏赐,对内大肆搜刮,动不动就发行一种新的钞票,我们熟悉的有至元钞、中统钞和至正钞……到元末,铜钱已经退出流通了,人们尽量把铜钱和其它贵金属储藏起来,尽快把手里的钞票用出去,纸币贬值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从货币史的角度来看,一个经济体一旦进入了恶性通货膨胀模式,罕有用货币政策挽救局面的成功案例。局势到了这种地步,任何货币政策都没有什么用处了。货币只是道德的补丁。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都崩溃了,人们相互之间不信任,生活在恐慌之中,光靠补丁有什么用呢?真正能够挽救元朝政权的只有严肃财政纪律,管住自己掠夺民间财富的贪婪欲望。可惜的是,元代没有这种制约机制,统治者自己根本没有自律的意识。”
虽然货币的发行归属于统治者,但货币信誉的维持却依赖一个包含有效约束力量的机制,这种机制当然必须有民众的参与,这是民主制度下的货币更容易成为国际货币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古至今,有关货币起源的论述,不仅金融学家,也包括历史学家等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者,写了无数的著作,但真正把货币放置在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去剖析的寥寥无几,也因此,人们在以往的这类著作中,看到的都只是货币的一个剖面而不是全貌。周洛华现在的《货币起源》,为我们理解货币的起源,提供了一个独特、宏大而系统的视角,即使这还不是货币的全貌,但至少,他的阐述已经在非常接近完成这项无人敢轻易去挑战的使命。
《货币起源》是一部极为有趣的有关货币起源的著作。按照周洛华先生自己的说法,“把话说清楚,让人能听懂”是一种更高尚也更纯洁的道德要求,一个用道德标准来严苛要求自己的学者,他的作品当然是值得阅读的。
我因此推荐《货币起源》。(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