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代雨鑫: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困境与建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雨鑫: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困境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7-10-31 作者: 代雨鑫 

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创新面临的阻碍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落后无力支持金融创新改革。二是金融市场不够先进,阻碍金融创新改革进程。三是金融监管不够完善,无法为金融改革提供保障。自贸区金融创新过程究其本质就是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利率市场化,因此,需要克服其在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作者代雨鑫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本文刊于10月31日《中国贸易报》。

  上海自贸区在建设之初就备受关注,尤其是其金融领域的改革,更是倍受瞩目。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的可兑换,但在对这两项改革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困难,阻碍了金融改革的深化。笔者试图通过对目前所遇困难的分析,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深化提出建议。



      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创新面临的阻碍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落后无力支持金融创新改革。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金融改革深化难以进行下去。以货币自由兑换为例,从美元演变为世界货币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完善的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助力不小。这是因为在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实现贸易兑换的过程中,清算机构、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种金融中介机构都是区域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则发展比较落后,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因此,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提升金融机构业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支持我国人民币的可兑换,并最终深化金融创新。

  二是金融市场不够先进,阻碍金融创新改革进程。这使得我国所形成的市场利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市场的真实情况,致使我国对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汇率不能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套利活动。可见金融市场的欠发达,阻碍了我国金融改革在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以及利率市场化方面的进程。由此可见,不断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有助于推进金融改革深化的进程。

  三是金融监管不够完善,无法为金融改革提供保障。上海自贸区落实金融改革试验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在电子金融的世界,一个区域的改革,容易对全国金融行业带来严重冲击。以利率市场化为例,如果自贸区实施利率市场化,区内及区外的资金流便必须接受严格管制,否则全国存款都会被吸到自贸区。自贸区实施人民币可兑换,同样会出现大量热钱套利。因此不断地完善金融监管市场,有助于金融改革深化,并为之提供保障。

  在笔者看来,自贸区金融创新过程究其本质就是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利率市场化,因此,需要克服其在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金融服务体系方面,首先应加强对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金融服务体系的崛起是完成金融创新的必由之路。我国应重视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尤其是注意建设一些国际上的权威机构,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金融体系在世界的舞台上有更多的发言权;其次,应加强对金融服务方面人才的培养,注重金融人才的培养是金融服务体系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当代社会,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尤其是高端人才。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所欠缺的地方;最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借鉴国外权威的金融服务机构经验,来建设我国自己的、有本国特色的金融服务机构。只有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最终深化对自贸区改革。

  在金融市场方面,主要是不断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减少政府干预,实现市场定价的原则。实现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有助于推动金融全球化进程,有助于实现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由于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不断渗透,竞争越来越激烈,促进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可以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缩短金融活动时间,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效率。同时金融自由化进程客观上使得金融信息传递更加快速有效,对保持宏观金融环境的稳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有序运行起到很大作用。

  在金融监管方面,首先是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争取做到解决金融方面的各种问题均有法可依;其次是不断细化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能,避免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缺失等现象的发生;最后是实现严格执法,严格监管,杜绝各种违规行为或者活动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对金融改革的深化提供保障。

  通过对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所面临问题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只有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体系,才能不断拓展与国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质量,增强我国金融机构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加强我国监管体系的保障能力,最终不断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