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中共中央党校赵磊教授讲述“‘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共中央党校赵磊教授讲述“‘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

发布时间:2017-05-10 作者: 人大重阳 

2017年5月8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系列讲座第86期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热系列讲座第二场在京举行。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赵磊,受邀就主题为“‘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发表演讲。

  人大重阳网讯:2017年5月8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系列讲座第86期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热系列讲座第二场在京举行。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赵磊,受邀就“‘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的主题发表演讲。

 

  赵磊教授就“‘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发表演讲

 

  赵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文化事件。“一带一路”的推行要求中国既要打通发展痛点,又要仰望人文建设高点,起点与高点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两个重要阶段。“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通心工程”,只有打通文脉,才能获得持续商脉。


  赵磊同时指出,“痛点经济学”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基本哲学,沿线国家的经济“痛点”就是需求点,也是中国企业的发力点与市场的赢利点。赵磊教授强调,中国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品牌建设与文化资源的发掘,“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和走上去”,成为建设人文高点的有力助推。赵磊表示政府在支持企业追求红利的同时,应当加快机制体制的完善,以回应经济“井喷式”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赵磊认为,有新“思路”才有新丝路,赵磊教授在演讲中呼吁有关各方加强学术研究、理论支撑和话语体系建设,增加“一带一路”在理论上的新鲜供给,帮助更多人了解“一带一路”,扩大“一带一路”倡议的民心基础。


  随后,赵磊对听众提出的文化融通与碰撞、偏远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一带一路”定位、中外智库合作、对外法律人才建设等问题一一做出了评论与回答。现场气氛热烈,听众们纷纷表示对于“一带一路”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受益匪浅。


  本场讲座由人大重阳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陈晓晨主持。人大重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预热系列讲座旨在从专业视角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对社会公众传播“一带一路”的重要内涵与意义。本次系列讲座还将陆续举办三场。(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