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给普京20年,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给普京20年,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8-03-20 作者: 人大重阳 

长期以来,俄罗斯和西方大国的关系有着深深的普京烙印。2000年,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时期,面临沦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普京正式接替叶利钦出任总统,实施俄罗斯扎根于本国传统价值观的务实保守主义政策。在其首任期间,西方在欧洲特别是在俄传统势力范围推动北约东扩、反导计划和"颜色革命",对俄国内政治指责不断,触碰了俄国家利益底线,构成了普京与西方的恩怨。

  本文独家刊于人大重阳网。


  普京连任:不仅靠霸气,更靠政绩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18日,此次俄罗斯大选普京以76.65%的支持率成功获得连任。俄罗斯人选择了普京,这点毋庸置疑。

  当地时间3月18日普京发表讲话感谢支持者。来源:新华网

  今年,普京66岁。在本次俄罗斯大选共有8位候选人,只有普京的民调支持率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候选人,被外界普遍看好。

  首先来看看普京参选所用的简历:我,普京,1952年生,住址莫斯科,俄罗斯总统,独立候选人……可以说是言简意赅,却非常霸气!据海外网报道,普京的支持率一路飙升,可不仅仅是靠颜,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普京的个人魅力让他走到哪里都自带霸气光环,在颜控们的眼睛里天然加了一层滤镜。

  

普京竞选简历


  擅长军事和强势外交的普京,一直以来让俄罗斯民众感受到强人治国的魅力。显然,一个政治家是否受到长久的敬重和赞誉,与他的政绩是密不可分的。普京自然是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否则他又怎么会如此顺利地连任呢?美联社这样概述:普京执政以来,改变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巩固了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俄罗斯比以往要更加强大。

  政治上,普京敢抓敢干,他强化联邦政府权力,用力破除寡头干政,加强军队建设,实现政治稳定。普京在处理克里米亚问题上十分果断,尽管由此引发了北约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但使得普京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力和支持率达到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经济上,普京也有着"铁腕"总统的称号。他对俄罗斯经济进行大幅改革,吸引了许多外汇公司进驻俄罗斯,为俄罗斯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利益,使俄罗斯GDP和购买力均大幅上升,贫困人口减少一半。

  外交上,普京巩固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出兵叙利亚,击溃"伊斯兰国",也让俄罗斯赢得了一系列战略性利好。他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同时,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得以强化。

  看看普京走过的这些年

  66岁的普京将迎来一个新的权力巅峰之时,也同样面临着未来的压力。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时,曾引用俄罗斯历史名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向民众做出承诺。显然,这一名言,已经成真了,至少俄罗斯民众真的给了普京20年。

  从2000年当选,任期4年;2004年连任总统。由于俄罗斯宪法规定只能连任一届,2008年由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普京任总理。在这期间,俄罗斯修改宪法,将任期改为6年。2012年普京再度当选总统,2018年,普京再度连任。让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普京走过这些年。

  在普京成为总统之前,他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工作过一段时间。1975年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克格勃工作。性格坚定、临危不乱、一定要将事情做到底的普京在这里如鱼得水。他之所以成为俄罗斯第一铁血硬汉,与青年时期的经历也息息相关。离开克格勃后,普京1990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国际事务系得到一个职位。此后,他开始进入政界,先后担任过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市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和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前身克格勃)主席、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总理等职位。

  2000年,俄罗斯刚经历了苏联解体,可以说是满目疮痍,而这时普京正式问鼎总统宝座。仅仅几年的时间,挽救了俄罗斯的经济,并使俄罗斯重新站立在强国之列。在他执政的期间,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有了他对这些方面的大力发展,才成就了今天复兴的俄罗斯。

  普京全心全意为了俄罗斯,可以说几乎没有家庭生活。父母去世了,妻子在长期的分居之后离婚了。正如普京的竞选口号是"强大的总统,强大的俄罗斯",他一直充满着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而俄罗斯的发展也打下了深深的普京烙印。

 俄罗斯民众:"不是普京,还能是谁?"

  在BBC的一篇报道中,俄罗斯年轻人这样描述普京:"对于我来说,他从没犯过什么错,他做了很多对的事情。""不是普京,还能是谁?"

  按照2017年12月的俄罗斯列瓦达民调,普京在民众中获得81%的总体支持率,其中18到24岁年轻人对其支持率高达86%,可见,年轻选民已经成为支持普京的生力军。普京80%左右的民意支持率,这种现象体现出俄罗斯民众和年轻人对普京路线的支持。普京总统支持率遥遥领先,这显示出其在俄民众心目中的分量,因为他代表着稳定、力量和秩序。

  根据俄罗斯官方报纸《俄罗斯报》的报道,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指出:"普京的胜利是国家体制稳定的保障。"

  对于普京76.65%的支持率,普京团队也表达了肯定。根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报道,普京竞选团队说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我们刚刚看到的百分比本身就说明了,普京未来有很多需要做的"。

  此外,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俄罗斯专家阿列克谢·马尔特涅夫指出:"在俄罗斯最近的历史中,没有任何领导人能得到这样的无条件支持,这是无条件的多数,绝对合格的多数,这说明了普京总统当选的合法性,同时也是对普京宣布改革的信任,剩下的只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今日俄罗斯》的报道中,普通民众也对普京的胜选发表了不同看法。大部分网友认为普京的胜选会继续造就强大的俄罗斯,但也有少部分网友对普京表达了不信任。

《今日俄罗斯》报道的网友评论截图


  总体来看,对于普京的当选,俄罗斯官方、学者、普通民众基本持肯定态度。这一方面说明了俄罗斯各界对普京执政期间工作的满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俄罗斯普通民众希望国家能够继续保持稳定。

  西方媒体担心普京会更强硬

  外媒也对普京当选并不意外,很多西方预测专家也都忍不住用"板上钉钉"来形容普京连任。但是不少西方媒体更关注普京当选后俄罗斯的对西方政策。

  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投票率问题,克里姆林宫希望确保高投票率,以便保障下一个总统任期的合法性。"英国BBC也指出:"普京将在周日总统选举取得预期胜利后再次领导俄罗斯六年。"

  一些西方媒体则担心普京继续连任可能会对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随着俄罗斯武装力量逐步恢复强大,在对外政策方面,普京在国际舞台上会表现出更加强硬的态度。"该文章还指出,正是普京团队使普京在普通民众中变得更受欢迎。

  德国媒体《南德日报》也表示:"普京的胜利毫无意外,普京会确保自己执政到2024年。但是,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将会继续恶化。"

  西班牙《先锋报》认为:"普京在接下来的六年内不得不解决很多问题。对内来说,需要继续跟贫困作斗争,提升危机后的经济。从外部来说,与西方的问题也是需要面对的。2024年将会是普京政权的最后一年,但是,普京离任后,很难找到一个能够确保俄罗斯政治体系稳定的人。"

  总的来看,外媒肯定了普京的胜利,担心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会日趋紧张,而且认为对普京未来还将面临重重压力。

  未来6年,普京依旧任重道远

  普京此次总统任期执政将到2024年,那么未来6年,普京总统能否带领俄罗斯交出更漂亮的经济数据,我们还将拭目以待。而更多的人还非常关心俄罗斯和西方的对抗将走向何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凡欣认为,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积极变化的经济依旧面临巨大挑战。普京3月1日在国情咨文中提出:未来六年俄罗斯经济增速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要稳居世界前五,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使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现在提高50%。

  2017年由于国内需求和投资得到了改善,俄罗斯经济增长了1.4%,通货膨胀趋于稳定,农业部门正在复苏,俄罗斯从两年前的经济衰退中逐渐恢复了过来。然而,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长期经济负担、人口老龄化、生产效率低下、莫斯科以外地区的工资下降和西方制裁持续不断,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很低,未来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西方媒体总是渲染"普京对西方的战争",事实上,西方没少挑衅俄罗斯。

  长期以来,俄罗斯和西方大国的关系有着深深的普京烙印。2000年,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时期,面临沦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普京正式接替叶利钦出任总统,实施俄罗斯扎根于本国传统价值观的务实保守主义政策。在其首任期间,西方在欧洲特别是在俄传统势力范围推动北约东扩、反导计划和"颜色革命",对俄国内政治指责不断,触碰了俄国家利益底线,构成了普京与西方的恩怨。

  2012年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集中精力实施欧亚一体化战略,依托欧亚大陆打造强国战略,对西方挤压蚕食俄战略空间进行回击。而西方认为这一战略是企图"复辟苏联",双方矛盾加剧。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普京的欧亚战略遭遇重挫。随后发生的克里米亚危机以及乌克兰东部冲突彻底打击了俄罗斯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基础。

  居高不下的民意说明普京路线得到国内民众的支持,但却难以改变其和西方大国的关系。

  他的竞选口号是"强大的总统,强大的俄罗斯",这体现出普京对其国家利益进行的排序,即恢复大国地位成为优先任务,并以此保持大国认同的连续性。普京3月1日发表国情咨文时,前所未有地以特大屏幕展示俄罗斯最新式军事装备,普京借此表达了捍卫国家主权、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然而,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仍是横杠在俄罗斯和西方大国间的重大障碍,这在普京任期内或许仍将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

  普京连任对中俄关系是利好消息

  最后,我们聊聊普京和中国的关系。很多中国老百姓其实一直非常喜欢普京。普京也说,"我对中国有特殊感情"。他喜欢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功夫,甚至拜访过少林寺。

  普京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近6年,普京多次访问中国,包括国事访问以及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

  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引领下,中俄成为大国之间发展平等互利合作的真正典范。

  普京当选后,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向普京总统致贺电指出,相信俄罗斯一定能不断创造国家发展新的辉煌。两天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是第一个向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的外国元首,热烈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杨凡欣副研究员看来,此举预示着两国元首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望,并将不断推动中俄关系在高水平上迈上新台阶,助力两国各自发展,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安宁。在两国元首的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如泰山,成为大国之间发展平等互利合作的真正典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管、助理研究员杨福鼎认为,普京能毫无悬念的连任,靠的是他在稳定国内政治、塑造世界大国地位和推动经济转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预料,普京连任后的重心还会继续放在这三个方面,尤其是国内经济改革。人大重阳自2015年起就和俄罗斯高层以及著名智库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连续在莫斯科和北京举办了三次“中俄经济对话”,在交流主题方面,俄方由关注全球经济逐渐转变为聚焦探索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以及总结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同时,俄官员和专家持有的西方经济理论思维也在淡化,这些关注点和思维的变化离不开俄罗斯不大景气的经济现状和普京的执政理念。有理由相信,未来,普京在推动俄罗斯国内经济改革方面会有一系列的作为。

  中国有句古话,"时势造英雄",用在普京身上是非常合适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提到普京时如是说。他还继续补充道,普京总统的人格魅力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他既有强悍的政治领导人的色彩,又有普通亲民的特点,他能获得俄罗斯国内上层和基层的支持毫不为怪。他在处理有关国际问题,如叙利亚问题、中东纷争,与美国、与欧洲的问题,都体现出了相当高超的治理水平。普京从执政以来,面临各种国际挑战和国内压力等诸多问题,促使他成为一位睿智和强力领导者。他熟悉国际环境和俄罗斯内部业务,特别重视保护俄罗斯的合情利益,非常重视和中国的传统关系。一直以来他非常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习近平总书记保持了非常好的私人关系,这对于加强两国政府和人民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对俄罗斯来讲,面临的挑战很多,压力很大,中俄联手面对共同的挑战和问题,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护各自的利益,建立信任、共荣、共赢、共建的发展模式,把中俄建设成地区性的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一份贡献。中国应和俄罗斯紧密联系起来,为解决东北亚问题、南海问题等,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渡难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陈晓晨也表示,俄罗斯作为最大的北冰洋沿岸国家,是中国加大北极事业力度的重要合作伙伴。普京的连任有助于形成稳定政策导向和需求,有助于中俄推进北极合作,特别是"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新的"冰上丝绸之路"将把中国与北冰洋、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进一步拉进,也将"一带一路"推向新疆域。(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