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毕吉耀: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发展?因为我们紧紧围绕着一个明确目标
当前位置: 首页  /  

毕吉耀: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发展?因为我们紧紧围绕着一个明确目标

发布时间:2017-10-12 作者: 毕吉耀 

第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施的政策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的模式、体制和道路有自己的特点;第二,渐进改革和长期坚持五年规划,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是太重要了;第三,我们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能持之以恒地推进它。从体制改革到政治发展规划制定方面,都围绕这样的目标锲而不舍地推进。现在这个经验越来越被西方国家所推崇。

  编者按:10月10日,人民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举办“讲好中国故事看好中国未来”研讨会暨《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新书发布会。就“未来中国经济还让人看好吗”这一议题,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表示“中国的经济巨轮破浪前进,会实现美好的未来”。

  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到现在40年的时间,围绕中国有很多的看法,稍微有点问题马上放很大,针眼大的问题放得非常大。去年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关于中国经济崩溃论,危机要爆发杠杆率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出来了。这几个月一下子把数据又上调了几个点,包括IMF和世界银行。我昨天刚从美国回来,在华盛顿参加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和中美经济的会,里面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和教授讲了很多的故事。大家很关心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经济还能不能持续。理论上大家有很多说法,我不想今天在这儿做论述。我今天想先用例子来讲故事,首先讲讲我们出国的感受。

  我记得我第一次出国是1992年,北大博士毕业之后,在国家计委工作,第一次出国是去法国。在法国经济部办公大楼的卫生间一看,那么干净,还有手纸,真是羡慕得不得了。当年发改委大楼里面,别说卫生纸了,厕所的味道都很大。我在想我们什么时候跟国外一样就好了。现在我们很多地方的硬件明显地改善了。从个人生活的体验来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就被派到欧共体当外交官,当时觉得开车上班很爽,车停到地库就能坐电梯上去了。可是回来以后我们很快就实现了。国外没有什么太多的稀罕。

  现在一说去欧美国家,宾馆里面没有牙刷和拖鞋,还要自备,国内出差从来没有这么多的考虑,我觉得条件还不如我们。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出国15个美元都是很金贵的,现在可以随便刷卡。中国人确确实实富起来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第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施的政策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的模式、体制和道路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让触动很深的一点是,上个月我去俄罗斯访问,跟一些智库、协会,以及跟政府机关很密切的集团交谈,他们说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两个问题体会很深,一是渐进改革,二是长期坚持五年规划,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是太重要了。五年计划是跟苏联学的,改革开放以后五年计划没有丢掉。现在我们的规划和过去的计划是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五年规划的方式非常赞赏,认为这能确保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除了市场因素以外,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的发展有很好的规划体制,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俄罗斯很多人也在游说普京,要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划。

  第三,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发展?长远了不敢讲,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制定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个大家都忘掉了,不去注意它了。其实我们一直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规划在走。上世纪我们讲发展观,第一步是翻一番,解决温饱的问题;第二步是翻一番,解决小康的问题。我们过去是强调经济繁荣的问题,到了十六大的时候,经济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可是还是不全面的,所以就提出了第三步走,就是分成两段,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我们所谓的五位一体是从三位一体发展出来的。这不是政治口号,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因为我们开始强调经济,后来发现有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和生态问题。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20年是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经济期。现在我们的历史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是最后一个实现全面小康的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当选了以后就提出了中国梦、两个百年的目标,和这个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建国100周年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回想起来,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每一次党代会,每一次的五年规划都是紧紧围绕这么一个发展目标来推进的。我们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能持之以恒地推进它。从体制改革到政治发展规划制定方面,都围绕这样的目标锲而不舍地推进。现在这个经验越来越被西方国家所推崇。

  国外很多人对中国经济非常感兴趣,现在我们的总量是全球第二,人均8000多美元,可以说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时候可以达到1.2万美元,基本上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可是这个门槛从1.2万到5、6万都有,即使跨入到了高收入的国家,仍然是比较低的水平,未来的路很长。2020年以后中国实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既要在经济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完成现代化的进程,同时还要更长远一点,中国人学会休假、学会享受生活,高收入了以后变成有闲阶层的越来越多,还是需要不断地努力。中国人到现在为止还是很辛苦,锲而不舍,这是我们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以未来怎么样,我想情况是很清楚的。我们很快要召开十九大,进一步为下一步的发展制定出纲领,中国还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套体制已经充分地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当然,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段的发展总是存在问题的,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重视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习主席强调问题导向,针对问题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确确实实是非常务实的一种做法。尽管前进的道路中还有各种不平坦的地方,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我们的发展逐步得到解决,中国的经济巨轮破浪前进,会实现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