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中巴经济走廊:踏平坎坷成大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巴经济走廊:踏平坎坷成大道

发布时间:2016-12-23 作者: 人大重阳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正式拉开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帷幕,确立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这一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成形,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示范。


  本文刊于12月22日中国贸易报。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正式拉开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帷幕,确立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这一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成形,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示范。2016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财经》杂志联合发布《中巴经济走廊实地调研报告》。报告提出,经济走廊推进的趋势是积极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也能基本符合两国的战略预期,但是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分裂局面、不稳定的安全局势以及来自印度、阿富汗两个方向的外部压力仍可能对经济走廊的整体建设构成威胁。


  在对中巴经济走廊的两个旗舰项目——瓜达尔港区/自由区与卡西姆港燃煤电站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后,报告执笔人之一、《财经》杂志记者郝洲发现,这两个项目在现实建设中遇到了不少的难题:


  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从新加坡企业手中获得瓜达尔港的运营权。中国港控刚刚接手时,该港口机械年久失修无法使用、堆满垃圾,工人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让港口再次拥有作业能力。


  卡西姆港发电站所使用的土地使用证问题至今未解决,该发电站是巴联邦政府批准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但其所在的信德省政府却认为联邦政府并没得到该省的使用授权。该省政府要求要么获得发电站的部分股权,要么得到与该片土地使用权价值同等的赔偿,否则有权收回土地的使用权。巴联邦政府、信德省政府、卡西姆港发电公司虽然开会讨论过此事,但尚未形成实质性的决议。


  对于将要进入巴基斯坦进行投资的企业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目前没有针对投资者和企业进行专业化服务的机构或实体,甚至在伊斯兰堡还出现了发布虚假情报的私营安全服务公司。


  郝洲在调研报告的发布会上说,巴基斯坦水电等基础设施匮乏影响项目正常作业、巴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决策、当地劳动力素质尚无法满足要求,除了这些问题,有些“误会”也让两国投资和产能合作蒙上了阴影。


  “中方投建的电厂几乎是用了世界最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包括海水淡化、脱硫、除尘、降噪,各个流程的技术基本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国内还是出现了反对声,说我们给当地送去的是淘汰的落后产能。”郝洲在了解了原委后不禁感到痛心。“原来,以前有个巴基斯坦代表团到中国某地访问,那里正在淘汰落后产能,当地的一位官员硬要把他们淘汰的钢厂‘塞’给巴基斯坦,让巴基斯坦把它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一部分。这让巴方代表团对有些合作产生了不信任。”


  同样,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政治环境也有一些“不放心”。对此,巴基斯坦驻华公使穆塔兹·扎赫拉·俾路支专门在会上进行了解释:“外界关于巴基斯坦的有些说法是对实际情况的夸大,这给企业投资带来了不良影响。巴基斯坦国内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党派之间会存在斗争,但是有一点,没有一个政党反对中巴经济走廊。”


  为了减少企业进入巴基斯坦的风险,调研团队在报告中提出了六项建议:在中巴经济走廊注重大项目、大工程的同时,应当对巴国内的民生工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需关注与巴方人文层面的交流;需单独组织力量针对巴基斯坦的对外关系、国内政党关系、安全局势做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企业需要配备专业化的巴国市场研究和法律服务团队;在企业安保方面,应敦促投资企业自行解决安保服务问题,不应只依赖巴方的安保力量,应支持国内的安全服务企业“走出去”;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在地域分布上应更为平均,不应被安全问题束手束脚。


  即使还存在很多困难,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拥有坚定的民心基础却是毋庸置疑的事情。2016年11月12日,中巴经济走廊首次完成陆路联通,由60多辆货车组成的贸易车队从新疆喀什出发,经过15天3115公里的行程后到达瓜达尔港。中国驻巴使馆称此次行动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已经从概念转变为现实。随着两国企业在投资合作中逐渐磨合,相信中巴经济走廊终将踏平坎坷成大道。(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