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5 作者: 人大重阳
当下,中国智库和新闻媒体正在内外协同创新中探索国际热点问题的应对之道。然而,为国际热点问题提供有效的“中国方案”以及在新一轮全球治理和国际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中国需要超越自我和时空局限,深化思想理论认识,拓展战略思路,优化政策举措,加强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并为新型高端智库和“超一流”人才创造更加有利的内外环境。
人大重阳网讯:2月14日下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杨洁勉教授,受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邀请做客重阳论坛第25期,以“国际热点的研究和宣传之比较思考”为主题,做了一场内容深刻、生动幽默的内部讲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了上述讲座,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李国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丁方,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迺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关越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前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周晓晶,《文汇报》驻德黑兰记者、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周戎等在内的近30位业内学者、资深媒体人等与人大重阳全体员工,共享了这次讲座。
当下,中国智库和新闻媒体正在内外协同创新中探索国际热点问题的应对之道。然而,为国际热点问题提供有效的“中国方案”以及在新一轮全球治理和国际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中国需要超越自我和时空局限,深化思想理论认识,拓展战略思路,优化政策举措,加强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并为新型高端智库和“超一流”人才创造更加有利的内外环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杨洁勉教授做客
人大重阳论坛讲座现场
讲座中,杨洁勉教授从国际热点研究与宣传的挑战、专业分工及职业特点、研究与宣传之间的比较鉴别与取长补短、“推人及己”与”反求诸己”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复杂多变的国际热点时事和新闻信息泛滥的背景下,智库学者的“求学”之法。他勉励大家要静下心来,努力打磨基本功,做到文章经得起时间、历史的考验。“时政研究和新闻宣传报道更要注重历史厚度,在把握时代与科技脉搏的同时,仍然要注重扎实基本功和战略素养,做到富含建设价值和意义,厚积而薄发。”杨洁勉教授说道。
讲座最后,与会嘉宾分别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点评和提问,杨洁勉教授也就相关话题进行了细致和深刻的解答,获得了在场听众多次热烈的掌声。
杨洁勉教授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杰出专业人士”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上海社科优秀专著和论文奖。主持过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社科项目、外交部和市外办课题、国台办和市台办课题等。发表《世界气候外交和中国的应对》《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中国世博外交》等多部专著。
近期人大重阳已经并将举办一系列著名学者和智库专家讲座,欢迎业界同仁和广大朋友关注人大重阳动态。(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