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9 作者: 人大重阳
2018年又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丰收年”。一年里,人大重阳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举办200人以上大型论坛8次,公开活动80余场,出访宣讲调研超过20国,公开文章超过1800篇,接待访客超过100次。人大重阳专家团队就“两会”、中美贸易摩擦、上合峰会、中非论坛、中国进口国际博览会、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话题,在央视《新闻联播》、《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等重大档目及上百家海内外知名媒体进行解读,成为在重大事件中最活跃的新型智库之一。
编者按:2018年又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丰收年”。一年里,人大重阳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举办200人以上大型论坛8次,公开活动80余场,出访宣讲调研超过20国,公开文章超过1800篇,接待访客超过100次。人大重阳专家团队就“两会”、中美贸易摩擦、上合峰会、中非论坛、中国进口国际博览会、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话题,在央视《新闻联播》、《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等重大档目及上百家海内外知名媒体进行解读,成为在重大事件中最活跃的新型智库之一。综合各类传播效果,人大重阳精选了2018年刊发的15篇年度影响力较大的代表性文章,以供鉴赏。
作者:金灿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发表时间:2018年3月8日
主要内容:
2、 习总讲“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是500年、400年、300年、200年、100年未有变局
作者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发布时间 2018年5月17日
主要内容 王文院长在《参考消息》发表整版文章指出,2018年以来,国际形势波谲云诡,以中美贸易分歧、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为主要特征的大国摩擦消极趋势与朝核冲突转圜、各国经济复苏为主要标志的区域发展积极迹象同时并存,“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与“未曾料到之新时局”同时摆在中国面前,加上在国内面临着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必须持续要有先招、高招与长招。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3、 【毕业寄语】吴晓求:不撒谎、不告密、不独利,身才会安,心才会静
作者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27日
主要内容 本文是吴晓求副校长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刊于6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官网新闻栏目,原标题是《坚守人生的底线》。他认为,人生的底线,就是道德的底线、良知的底线、人性的底线。人是要有人性的。人性最根本的元素是善良。人性之善首先表现在是否关心弱势群体,发达时是否会尽力帮助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性深处最动人的情感是当你看到人类苦难时你的悲伤。这就是人性,这就是良知,这就是底线。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作者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发布时间 2018年7月7日
主要内容
《求是·红旗文稿》2018年第13期刊发王文院长文章。文章指出,201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1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长期以来,两国舆论都相当关注危机10年来美国消长进程,也引发了两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可能性的热议。因此,在今年特殊的时间节点,真实客观地比较中美实力变迁以及两者博弈的战略走向,显得相当重要。总之,看透美国的政策周期与中美实力消长的长远趋势,与美国斗智斗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绕不开的坎。基于历史经验与实践对比,中国对美国保持强大的战略藐视与精确的战术重视,相信一定能迈过这道大坎。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作者:何伟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发表时间:2018年7月20日
主要内容:7月10日晚,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做客人大重阳系列讲座第125场,就“中美贸易战:硝烟下的思考、经验与未来”发表了主题演讲。何伟文老师从当前世界形势讲起,透彻剖析了贸易战的根源,并澄清了常见的四大认识误区,还提出了非常有益的对策建议。他认为,过去几个月来,看似特朗普出尔反尔,其实他从来没变。打和谈,都只是手段。打贸易战是既定的,谈判也是桌边的贸易战。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作者 罗思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发布时间 2018年8月16日
主要内容
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罗思义在新财迷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美国媒体意识到,美国经济形势恶化之前,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中击败中国的机会之窗是有限的。他此前为新财迷撰写的文章《依靠这些,美国迫不及待发起贸易战,但是真的稳了吗》曾谈及这一点:特朗普旨在利用2018年美国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来掩盖关税给美国企业、工人、农民和消费者带来的痛苦,因为2019-2020年美国经济周期下行之前,他们的痛感将更加强烈。但2019年之前,影响美国经济形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通胀上升将令美国工资面临下行压力,因为关税将推高通胀。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作者 崔天凯 中国驻美大使
发布时间 2018年8月31日
主要内容
8月30日上午,中美贸易智库系列对话之二“把脉当下中美关系的温度:当前状况与未来走向”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在华盛顿共同主办。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出席午餐会并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中方始终致力于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采取能照顾双方关切的平衡方式,通过严肃、务实和实质性的谈判磋商来解决经贸问题,这个过程必须是能相互释放善意,体现彼此诚信的。有很多人关心中美关系何去何从,担心当前局势会对我们两国关系的未来产生影响。存在这样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我满怀信心,只要我们对当今世界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对两国共同的未来有明确的愿景,我们就可以战胜当前困难,并着眼未来建立一个更加强劲、稳定的中美关系。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作 者 郑新立 中央政策研究室前副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
发布时间 2018年9月16日
主要内容 9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暨巴塞尔协议三十周年和金融危机十周年高级研讨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前副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他指出,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否则我们难以应对特朗普发起的美中贸易战。他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谈一谈当前金融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5个问题,分别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扩大直接投资是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抑制房价上涨,不能用收紧银根的办法;激活农村土地资本,促进乡村振兴;建立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9、【调查】美加征2000亿美元关税,贸易战对中国老百姓影响几何?
作者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
发布时间 2018年9月18日
主要内容 9月18日,美国对另外2000亿美元进口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对华贸易战严重升级。对于贸易战,中国老百姓怎么看?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否受到影响?从这样的考虑出发,几周来在各方支持与指导下,人大重阳40位同事一起决定做一个“小实验”:通过社交软件,尽自己所能,对尽量分布广泛的熟人朋友做个调研,看看他们对贸易战的基本看法。为此,我们设计了四个简明、直观的问题,并只设“是”、“否”两个选项。这四个调查问题是:1、过去四个月,中美贸易战对你的日常生活有影响么?2、你对自己的生活平稳度过中美贸易战是否有信心?3、你对中国政府成功应对中美贸易战是否有信心?4、你对美国的正面认识有没有因中美贸易战而下降?本文基于此调查写成一份调查报告。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作者 张燕玲 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发布时间 2018年9月20日
主要内容 9月17日,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五周年:评估与展望”国际智库研讨会暨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中,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生动的展示了“土耳其水泥项目”“日本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埃及巨石项目”“阿塞拜疆的高加索明珠项目”,告诉我们“一带一路”这5年来,中国创造了很多非常好的样板项目和运作模式。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11、 何亚非:贸易战只是美国地缘政治遏制的第一步,中国要做最坏打算
作者 何亚非 前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3日
主要内容 前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在“中美聚焦”微信公号上撰文指出,贸易战是地缘政治遏制的第一步,包括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文明等冲突在内的霸权国家与新兴大国就世界秩序、国际规则展开的博弈,才是症结所在。因此不能抱有幻想,以为解决了贸易逆差,便万事大吉。有人担心中美会有“新冷战”,对此,中国应该往最好处努力,但做最坏打算,不低估也不高估“冷战”可能性。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作者 钟轩理
发布时间 2018年10月10日
主要内容
2018年10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报“人民日报明天将刊发钟轩理署名文章《泾渭由来两清浊——给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算算账》”。10月10日中国几乎所有重大媒体与网站醒目位置上登了该文。该文在多方指导下出自智库学者之手。文章主要批驳美国一些奇谈怪论,例如,美国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崛起是在搞“经济侵略”,是在实施“地缘政治扩张”,是在“破坏国际规则”。更有甚者,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在演讲中妄称,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在中国的投资所推动的”,“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重建了中国’”。文章指出,要在世人面前认真评评理、算算账。首先,可以从推动世界发展的角度,算一算中国做出多少贡献;其次,可以从促进世界和平的角度,看一看中国做了哪些事;第三,可以从维护国际秩序的角度,评一评中国究竟有没有破坏国际规则。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13、 美前财长公开提“中美冷战”,为何美国人总读不懂中国?
作者 刘志勤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9日
主要内容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11月7日在新加坡出席“彭博新经济论坛”时讲话时,集中阐述了中美关系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为如果中美之间不能在一些核心问题上达成共识,中美之间发生“冷战”,或“意外冲突”的可能性大增,经济“铁幕”也将再现。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11月9日在观察者网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有不少学者是想认真研究中国的,真心实意地想弄懂中国。可惜的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学习研究的方法不对,导致研究结果大相径庭。方法错了,离真实的中国越来越远。这是导致当今世界上研究中国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学科和职业。但是,方法不对,永远无法理解中国的独特特色。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14、 美前副国务卿霍马茨:美国对华担心的不是当下,而是将来
作者 人大重阳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21日
主要内容
11月19日上午,美国前副国务卿、基辛格智库事务所副主席罗伯特·霍马茨(Robert D. Hormats)携美中国际商会主席王智文及20多位企业高管到访人大重阳,就目前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摩擦、知识产权合作等问题,与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及各领域专家进行坦诚、深入的交流。霍马茨在发言中表示,美国是无法压制中国的发展的,无论怎样中国都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美国也不能再以冷战思维对待中国,试图遏制中国,因为当今世界与上个世纪大为不同。美国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中国相处。中美两国也需要紧密合作,以支撑全球经济体系正常运转。中美两国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尽管特朗普说,“贸易战很容易胜利”,然而回顾历史我们都知道,贸易战不可能有赢家。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15、 从专业化转型到无处不在,这篇长文帮您读懂中国银行业40年
作者 董希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29日
主要内容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梳理、总结中国改革的宝贵经验、展望未来发展之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人大重阳系列讲座——对话人大名教授”之“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系列。该系列讲座分别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金融、银行等各个领域邀请名家解读改革开放40年。2018年12月20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发表了题为“中国银行业40年:回顾、现状与展望 ”的演讲,系统地梳理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他的演讲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对中国银行业40年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二是谈谈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三是一起展望中国银行业未来。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