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28 作者: 人大重阳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启动一年有余,如何有效落实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仍是当前国际社会的讨论热点。联合国环境署首席科学家刘健先生、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IEMP)中方主任的张林秀女士分享了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有关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的工作和经验,并深入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可持续发展合作带来的机遇。
人大重阳网讯:2017年2月23日,联合国环境署首席科学家刘健先生、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IEMP)中方主任张林秀女士一行5人来访人大重阳。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和来访嘉宾深入交流了关于“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等方面的看法,并探讨了双方深度合作的可能。随后,张林秀女士在人大重阳进行了“全球宏观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的讲座,讲座由人大重阳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相均泳博士主持。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IEMP)中方主任张林秀发言
张林秀女士首先全面介绍了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有关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的工作和经验,并深入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可持续发展合作带来的机遇。张林秀指出,贫困、生态系统退化和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存环境。在这种大背景下,联合国环境署与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进行环境治理的相关合作具有显著成效,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模板。
张林秀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联合国环境署的合作提供了机遇,主要表现在区域范围一致、沟通机制健全、配套资金丰富等几个方面,并就未来推广中国与联合国环境署在治理经验,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做出了畅想。
联合国环境署首席科学家刘健发言
刘健先生之后也就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的机制变化与话语权问题,生态环境治理配套资金使用等方面交换了相关看法。
与人大重阳合影
人大重阳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相均泳和副研究员程诚分别从顶层设计、配套资金和对外援助的角度,阐述了关于人类生存环境、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的见解。人大重阳绿色金融部副主任曹明弟,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杨凡欣,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项目(UNEP-IEMP)研究部主任付超、办公室主任王国勤、中国项目主管关一松等参与讨论。(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