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8 作者: 人大重阳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8日10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程关注记者会,并组织院内研究员就王毅外长提到的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一带一路等热点问题,发表各自看法,并刊发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环球网、国际在线、观察者网等国内知名媒体。
编者按: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8日10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程关注记者会,并组织院内研究员就王毅外长提到的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一带一路等热点问题,发表各自看法,并刊发于环球网、国际在线、中国社会科学网、观察者网等国内知名媒体。
一、王文:不好斗、善学习,中国必成新型全球强国
刊于环球网、观察者网等。
摘要:在全球媒体的共同见证下,王国委以他一贯的儒雅风格,不急不忙、从容淡定、微笑自信却又毫不张扬地娓娓道来,为在场数百名焦急的各国记者答疑解惑。对此,一些早已“摩拳擦掌”准备搞一个“大新闻”的外国媒体纷纷“大跌眼镜”。在这所谓的“意外”背后,其实折射出的是某种必然,一切尽在情理之中——那就是中国越强大就越自信,越自信就越清醒,越体现出“不好斗、善学习”这样一个真正“新型全球强国”的本质特征。阅读全文
二、姚乐:共同推进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
刊于国际在线、环球网。
摘要: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矛盾、冲突、分歧不断增多的新阶段,这是国际关系变化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一味放大竞争,就会挤压合作空间。中美要学会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中美两国需要就双边关系走向达成新的战略共识。这一定会是个坎坷曲折的过程,但中美相处的经验已经表明,只要坐下来谈,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即便是在冷战双方无法正常交往的情况下,中美依旧在前后15年的时间里进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以此保持着接触沟通。最近,中美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让彼此通过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化解矛盾增加了信心。阅读全文
三、王鹏: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历史地理解中俄友谊
刊于环球网、观察者网。
摘要:上合组织成立后,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合组织是一个所有成员国无论领土大小、人口多寡、实力强弱,一律平等的新型国际组织。但与此同时,中俄在其中也理所当然、不负众望地勇敢地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努力为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而这些公共物品中,最基础、最首要的莫过于安全与稳定。阅读全文
四、张婷婷:王毅国委记者会透露了中俄关系的哪些新定位
刊于观察者网、环球网。
摘要:从全球层面而言,中俄是维护当前合理的国际秩序,改革不合理旧秩序的两支重要力量,两国很好地践行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使命和责任,为当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树立了典范。正如王毅外长在答记者问中提到的,只要中俄站在一起,世界就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安全、多一分稳定。总之,中俄两国是构建繁荣稳定世界秩序的建设者,两国欢迎第三方与中俄一道,为世界继续向前发展做出贡献。阅读全文
五、关照宇:从王毅国委记者会看重回正轨的中日关系如何才能不脱轨
刊于环球网、观察者网。
摘要: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助推器和压舱石,深化经贸合作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拓展两国经济发展空间并惠及周边国家。中国、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对于推动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日本经济发展进入稳定新阶段,中日经贸合作也不断地拓展新的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阅读全文
六、杨凡欣:“中印+”模式促进多边合作共赢
刊于环球网、观察者网。
摘要: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印关系具有突出的全球战略意义,两国在全球治理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利益、共同关切、共同主张,国际社会亦期待中印关系的全局性和长期性。“武汉会晤”及所达成的“中印+”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增进两国领导人的互信和友谊,引领中印关系把握大方向,更加有助于推动中印关系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同时,也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要积极影响。阅读全文
七、刘英:陷阱?馅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刊于中国社会科学网、观察者网。
摘要:今天上午的两会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答记者有关“一带一路”的“陷阱”论提问时,强调不是陷阱而是馅饼。共建“一带一路”六年来,确实面临 “债务陷阱”、“过剩产能”等各种认识误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要对“一带一路”精确认知,才能凝聚共识,不忘初心,以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以企业为主导,以共赢为理念、以互联互通为主线、以共同发展为动力,密切合作伙伴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阅读全文
八、曹明弟:“一带一路”为沿线提供了重大的可持续发展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
刊于观察者网、环球网。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运用中国在交通、通信、能源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适合相关国家的技术、装备和人才,与东道国的需求相结合,寻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帮助沿线国家和地区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在经济上,结合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支持能力,中国给予项目融资的帮助、支持和援助,决不搞所谓的“债务陷阱”,于人于己均没有益处。阅读全文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