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人大重阳受邀参加“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7: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中国责任”学术研讨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重阳受邀参加“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7: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中国责任”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06-20 作者: 人大重阳 

2017年6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7: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中国责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教授主持,刘伟校长致欢迎词。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受邀做题为“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中国责任”的主旨发言。人大重阳执行院长,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执行理事王文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胜军教授受邀参与研讨。

       人大重阳网讯:2017年6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7: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中国责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教授主持,刘伟校长致欢迎词。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受邀做题为“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中国责任”的主旨发言。人大重阳执行院长,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执行理事王文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胜军教授受邀参与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致辞


  何亚非主任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双双进入“新常态”,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股力量的博弈加剧,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都面临新挑战、新难题。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进入长周期性低迷,技术革命尚未形成“颠覆性”的经济发展新动力、新领域。这两种趋势的重叠和相互影响产生了世界范围强烈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仅引发许多发达国家政治生态的剧烈震荡和社会阶层的持续分化,而且加速了全球化严重的“分叉”(bifurcated)发展现象,即随着全球化继续向前推进,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力量正在兴起,并登上不少国家的政治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全球性大国,在几十年快速发展和国内成功治理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努力提供体现中国智慧的全球公共产品,继续做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继续为国际秩序的转换和调整,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就是中国的历史责任之体现。


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教授做主旨报告


  王文院长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最大的变化是科技进步,技术革新改变了全世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流、资金流空前加快,推动人类社会互动的网络化和经济的金融化。一方面,微信、Facebook等自媒体与社交平台使得个人得以掌握信息、制造舆论,进而促进了平民个体的崛起,形成个体对国家的舆论战争;另一方面,经济金融化推动富豪的崛起,形成反建制的重要力量。这两大方面构成了对全球治理的新挑战,导致全球治理不稳定、不确定。最后有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新型的世界政治状态正在形成;二是世界政治进入“大相变”时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将深刻影响全球治理的进程;三是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呼唤政治金融学。


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胜军教授发言


  张胜军教授表示,我们今天所谈的全球治理,只是涉及这一议题本身很小的一部分,治理的目标主要包含三点:一是发展与繁荣;二是公平与正义;三是冲突与稳定。上述目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所存在的深层次困境。对此,应以全球治理的“东南主义”予以校正。全球治理的“东南主义”是指在全球治理中注重运用东方智慧,重视和关注南方国家的愿望和需求,并将之纳入到全球治理的议程之中。在全球治理的方法论上强调从整体上加以治理,对南方国家关心的问题起到釜底抽薪式的效果,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从而给全球治理带来不一样的智慧。


与会嘉宾合影


  参加本次论坛的重要嘉宾还有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局李鑫炜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教授等。“中国国际问题论坛”是由中国国内17家国际问题的教研机构联合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大型年度学术论坛,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