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中亚四国学者来访人大重阳,调研“一带一路”中国中亚经贸合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亚四国学者来访人大重阳,调研“一带一路”中国中亚经贸合作

发布时间:2016-07-27 作者: 杨凡欣 

2016年7月27日下午,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四国主流媒体一行16人来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并就中国经济现状以及“一带一路”中国中亚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外交部陈文玓、鲁中华,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信息中心总编辑胡海滨、产业研究部研究员刘英、产业研究部国际合作项目主管杨凡欣等向访客介绍了中国经济现状以及“一带一路”中国中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进展情况,以及中国中亚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经贸合作的未来展望。

  人大重阳网讯:2016年7月27日下午,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四国主流媒体一行16人来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并就中国经济现状以及“一带一路”中国中亚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相关部委官员,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信息中心总编辑胡海滨、产业研究部研究员刘英、产业研究部国际合作项目主管杨凡欣等向访客介绍了中国经济现状以及“一带一路”中国中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进展情况,以及中国中亚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经贸合作的未来展望。

 

中亚记者到访人大重阳


  王文院长以“全世界迎来中国机遇3.0时代”为题向中亚记者们介绍了中国的发展机遇,中国在过去35年间GDP增长了100多倍。1978-2001年是1.0时代,中国逐渐融入世界;2001-2013年是2.0时代,标志事件是中国加入WTO,中国进出口总量在此期间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2013年至今是3.0时代,重要标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成为资本输出国,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也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国。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刘英研究员的讲座分两个部分向中亚主流媒体深入浅出地作了介绍。首先是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别从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从消费、投资三驾马车看增长前景,以及供给侧改革看中国风险总体可控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图表分析得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在投资消费的分析当中,看到中国投资是在全球投资今年要下降15%的背景下,中国上半年对全球155个国家投资了888.6亿美金,同比增长58.7%。刘英客观分析了采矿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既有国际经济环境因素,也与国内主动去产能有关,还有制造业投资国外市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表现为三个“中高”: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中高端、居民收入中高等。中国经济有没有风险?有但可控,在英国退欧等全球不确定下,中国债务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无论总量还是结构,都表明中国债务水平完全在警戒线以内,中国经济风险整体可控。


  中亚四国主流媒体一行16人感谢王文院长和刘英研究员的介绍,非常赞赏中国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经济发展成就,对中国的消费增长动能、中国和中亚在能源、基础设施、人文交流等方面议题非常感兴趣,纷纷围绕这些议题提出问题。他们表示希望更多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促进留学生的来华访学、媒体的深入交流。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必将给中国和中亚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智库对话方面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人大重阳在促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更多国际社会的理解发挥了中国智库的作用,组织了包括中土、中伊、中尼、中美、中哈等多场智库对话,推动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智库对话和交流。(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