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63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一体化构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研究动态  /  

【63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一体化构想

发布时间:2014-06-21 作者: 亚历山大·卢金 


  本文作者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外交学院副院长,亚历山大·卢金。


  2013 年 9 月 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纳扎尔巴耶夫 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深化中国、中亚各国以及俄 罗斯之间合作新模式的构想。有关这一构想的各个方面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引发激 烈讨论。要理解这一构想的哪些元素是创新的,以及这一构想同中亚其他构想和 规划的关系,就需要简要了解一下丝绸之路的历史。 


  重建伟大的丝绸之路的构想,更确切的说,将这一美丽的名字用于政治目的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费迪南·冯·李 希霍芬于 1877 年首次提出。他将从中国经中亚至欧洲的陆上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


  有趣的是,李希霍芬在自己多部旅行著作中都给中亚下了一个明确的地理定 义(尽管“中亚”这一术语在此前就已经存在)。李希霍芬将中亚称之为“大陆 内部的内陆空间,连贯的古代内流水域的大陆区,其界线为南至西藏南部,北至 阿尔泰,西至帕米尔分水岭,东至希干斯基山脉,该山脉就像是众多中国东部河 流与西藏内陆区之间的一个分水岭”。


  中亚在政治和经济上纳入俄罗斯后,不再被看做是独立的区域,而是作为俄 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再之后是苏联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后,世界各国对中亚的兴 趣自然不断增加。可以说,世界各国开始了夺取中亚的地缘政治竞争。而在这一 竞争过程中,“丝绸之路”的标签也开始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作用。


  实质上,苏联解体后,出现了四种对中亚的不同态度,即俄罗斯态度、欧洲 态度、中国态度以及中亚本身的态度。(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