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37期:构建一带一路学——全球丝路学派的理论溯源与时代呼唤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研究报告  /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37期:构建一带一路学——全球丝路学派的理论溯源与时代呼唤

发布时间:2018-07-06 作者: 人大重阳 

丝路学在百年变迁中形成了欧洲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以及俄罗斯、中亚、日本、韩国等影响甚大的研究重镇,且在由概念、理论、方法乃至表达等所组成的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发展至今,表明从欧洲学术殖民主义到美国学术霸权主义相继把控丝路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真相。



核心提示


* 丝路学是一门20 世纪才问世的新学问,也是一门涵盖了文化、历史、宗教、民族、考古等人文科学,以及地理、气象、地质、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汇聚了众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元文化的学问。


* 丝路学在百年变迁中形成了欧洲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以及俄罗斯、中亚、日本、韩国等影响甚大的研究重镇,且在由概念、理论、方法乃至表达等所组成的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发展至今,表明从欧洲学术殖民主义到美国学术霸权主义相继把控丝路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真相。


* 自20 世纪前、中期开始,中国学派的崛起将全球丝路学研究带入历史新阶段,相继产生了敦煌学、吐鲁番学、龟兹学、西域学、郑和学、喀什噶尔学、长安学等分支学派,也逐渐形成碎片化的学术生态。


* 近期,在美澳印日德五国经常出现的“一带一路”消极舆论,再次确证了越懂丝绸之路之于中华文明成长的意义,就越怕“一带一路”之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折射出美欧丝路学派把持丝路学百年的霸权地位岌岌可危的事实。


* 同时,西方目前对 “一带一路”呈现出一种分歧性认知,这折射出丝路学已然进入话语权博弈新阶段的事实,包容性话语体系建设成为丝路学转型的首要任务,中国学者构建一带一路学迫在眉睫。


* 中国智库的群体性崛起等成为当今中国丝路学研究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存在诸多问题,如“重经、轻理、少文”的学科分布失衡、政策解读多于理论构建、学理性研究缺乏实地调研的支撑、区域宏观研究多于国别微观剖析、问题导向型研究难脱避重就轻的干扰、因国施策的智库报告亟待补进等。


* 在“一带一路”赢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之际,各国政府、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凸显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必要,“一带一路”成为一门单独学科的条件也在逐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