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9 作者: 人大重阳
7月29日,由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全球新冠疫苗应用图景报告》发布,该报告从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应用、效果和前景等方面,展现了全球视野下新冠疫苗应用的全貌。本文为《全球新冠疫苗应用图景报告》内容摘要。
7月29日,由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全球新冠疫苗应用图景报告》发布,该报告从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应用、效果和前景等方面,展现了全球视野下新冠疫苗应用的全貌。本文为《全球新冠疫苗应用图景报告》内容摘要。
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暴发并在世界范围蔓延,已造成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至2021年年中,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与此同时,在严峻疫情下加速研发出来的新冠疫苗已经显示出对抗病毒的良好效果,成为控制疫情传播的主要手段。然而,疫苗接种呈现出严重的国际不均衡态势。本报告从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应用、效果和前景等方面,展现了全球视野下新冠疫苗应用的全貌。
报告指出,新冠疫苗是人类历史上研发速度最快的传染病疫苗之一。尽管处于加速研发的模式,疫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保证。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再次加入疫苗紧急研发的行列,这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重大变化。
报告认为,病毒的变异对疫苗的有效性已经带来挑战,但疫苗仍然是抵御病毒的有效方式。全球新冠疫情还将持续多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的研发与分配能否跟得上病毒传播与变异的速度。全球新冠疫苗的总产能预计基本上能在2021年年底前达到实现全球群体免疫的需要,问题在于疫苗的产能能否如期到位,以及能否在全球进行公平合理分配。
如何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当前国际社会在抗击疫情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只要欠发达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免疫鸿沟”仍然存在,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未达到群体免疫阈值,全球就仍会面临公共卫生风险。
有关事实和数据表明,美国一度在国内囤积大量疫苗,其对外提供疫苗的实际行动与其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欧盟国家的疫苗分配政策以确保欧盟成员国内部接种率为主要目标,对外出口则以中高收入国家为主。七国集团峰会承诺将在2022年年底之前向贫困国家捐赠10亿剂新冠疫苗,但这仍与全球疫苗需求相差甚远。中国对外援助和出口疫苗的数量超出了其他国家的总和,出口对象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国际上现有的COVAX疫苗分配计划对于各国政府而言并不具有强制性。国际社会急需建立起公平高效的疫苗国际分配机制,以确保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供应。
关于疫苗分配的国际讨论,凸显了对疫苗私有属性和公共属性的不同看法。“疫苗外交”论调是抗疫问题政治化的最新体现,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意识形态化的趋势。“疫苗民族主义”使得国家间疫苗分配的不平等持续扩大并严重延缓国际抗疫进展。
报告建议,国际社会应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切实解决欠发达国家疫苗可及性问题。世界主要的疫苗生产国以及二十国集团等主要的国际合作机制,应就疫苗供应举行政府间专门会议,汇总、梳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疫苗需求,并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制定双边与多边相结合的全球疫苗分配计划。国际社会还应就“疫苗护照”问题加强协调,以达成一个兼顾公平与有效的通行方案,以尽早结束国际旅行限制给各国带来的不便。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