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9 作者: 王义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打好本国抗疫阻击战时,还积极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团结一致共抗疫情;积极开展卫生援助,分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及时抵消各种抹黑中国的言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抗击疫情的负责任行为体现了三重逻辑:立己达人;既以为人己愈有;休戚与共。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27日人民论坛网。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打好本国抗疫阻击战时,还积极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团结一致共抗疫情;积极开展卫生援助,分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及时抵消各种抹黑中国的言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抗击疫情的负责任行为体现了三重逻辑:立己达人;既以为人己愈有;休戚与共。
新冠肺炎疫情演变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国际合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中国的抗击疫情的负责任行为主要分成三大部分:抗疫国际合作、公共卫生援助与公共外交,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
立己达人:推动抗疫国际合作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百年未遇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300多个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物资等援助。中国在打好抗疫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团结一致共抗疫情。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提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4点重要倡议,推动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开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推广全面系统有效的防控指南、发起二十国集团抗疫援助倡议、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等一系列务实合作,为各国合作应对疫情提出建议、校准航向,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李克强总理也同多国领导人通电话,并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为东亚地区抗疫合作注入重要动力。
2020年4月6日,《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加强科研攻关合作,并尽力为各方提供援助,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在做好自身抗疫工作同时,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工作,号召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推动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发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积极倡议,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中流砥柱。
既以为人己愈有: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援助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积极开展卫生援助,分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构成中国抗击疫情负责任行为体系的又一重要方面。截至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柬埔寨首相、蒙古国总统、巴基斯坦总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会谈会见,同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韩国、南非、埃塞俄比亚、巴西、智利等29位外国领导人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组织负责人36次通电话,向韩国、意大利、伊朗、法国、德国、西班牙、塞尔维亚等10余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欧盟等区域组织负责人致慰问电,传递中国愿同国际社会同舟共济的真诚意愿,为提振各方信心、推动全球团结抗疫发挥了引领性作用。他指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中国抗疫国际合作总结为四方面:第一,开展全球联防联控,尽快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第二,坚持多边主义原则,促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第三,加强各方协调合作,凝聚全球团结抗疫共识。第四,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应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
截至4月12日,我们已同153个国家举行83场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就如何有效应对和战胜疫情与各方深入交流。我们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委内瑞拉、菲律宾、缅甸、老挝、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12个国家派遣14支医疗专家组,受到各方高度肯定。尽管中国自身防疫任务仍然艰巨,但我们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与合作。中国政府和民间已经或正在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多批急需的医疗物资援助。我们还积极发挥产能优势,及时开放医疗物资市场和出口渠道,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同中方出口商签署防疫物资商业采购协议。从3月1日到4月10日,中国共出口口罩约71.2亿只,防护服5557万件,红外测温仪359万件,呼吸机2.01万台,护目镜1369万副。“中国援助”与“中国制造”正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政府层面外,政党、专业机构也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3月30日,“亚洲政党共抗疫情网络专题会”开幕。4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派员参加欧洲与亚洲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经验交流网络研讨会,中方专家系统介绍了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发展形势和防控经验。上海交大医学院中法医学院各级校友联合翻译制作了上海医学会关于新冠重症治疗在线交流会视频英法双语字幕,旨在向欧美国家医护人员分享武汉、上海一线医护的重症新冠肺炎治疗经验。
中国积极主动开展防疫、抗疫援助,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第一,中国的疫情高峰已经过去,而很多国家正面临严峻形势,将心比心,施以援手。第二,其他国家不安全,中国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安全。这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新增病例绝大多数都是由境外输入的。全人类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共同体,中国不可能把自己隔绝起来,只有所有人都安全了,中国才能真正安全。第三,大量中国留学生、工作者、华人华侨在海外生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他们,但是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撤回国,因为长途旅行中感染风险很大,大量人口蜂拥而回代价、成本也极高。所以只有当地环境安全了,我们在海外的人民才能受到保障,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第四,中国有这样的能力。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目前产能已经恢复起来,中国全产业链一天生产1.2亿只口罩,国内已经没有这么大的需求,可以将部分物资输入急需之国。第五,中国的经验对其他国家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也正在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广泛分享我们通过血泪换来的经验。中国也在积极参与疫苗研制等。这场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卫生健康问题,我们的经验就是人类的重要经验。第六,中华文明自古有“天下无外”思想,有天下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疫情暴发时,有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作为回报,中国也向这些国家提供医疗物资,用以支持抗疫国际合作。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话来说,这体现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中国援助他人就是援助自己,体现了我们应有的担当,也体现了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文化传统。
做好公共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2020年3月12日
与疫情相伴的也有恐惧与歧视。疫情的高度易传播性在各国民众直接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恐慌,更有国家和地区通报了针对中国的粗暴歧视,激起新一轮的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26日召开会议指出,“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要继续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同相关国家密切沟通,分享防疫经验,协调防控措施,加强对外宣介和公共外交,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
如何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如何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如何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疫情公共外交的三大主题。
笔者在《国之交如何民相亲: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道》中提出新时代公共外交的三认原则,认识中国,就是要以世界观中国,以时代观中国,以中国观中国,而不是以己度人。
认识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道路,成就来之不易,浓缩的困难、矛盾也自然非常多。客观、辩证、立体看“3D中国”:developing(发展中),dynamic(活力),diverse(多样)。目前的纠结集中在是否接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自我定位与国际身份相匹配,成为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任务。
认可中国。首先是认可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中国人一起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力量,同时也认可中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理念。认可中国的发展道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植于5000年中华文明,汲取了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尤其是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拥护。也就是说,认可中国的“四个自信”。
认同中国。就是要认同中国的内政外交,尤其是社会制度;认同中国所倡导的和平理念、发展理念、合作理念、共赢理念;认同中国所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认同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认同这些是适合人类发展需要的,甚至是人类文明的创新。
总之,将恐惧转化为希望,是“三认”(认识中国、认可中国、认同中国)的使命。传统中国文化认为,有四种力量境界:诸道同源之理,万法归一之道,纲举目张之法,提纲挈领之术。这些在本次疫情公共外交中也得到生动体现。
公共外交之道,在于共通:病毒无国界,疫情有区域。人心都是相通的,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世人将心比心,认识到人类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国“战区”发生的一切,事关各国生命安全。疫情期间,各国政党也给我们提供大量的精神支持,政党外交大显身手,通各民族、各阶层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多个国家、政党和政治组织向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发来慰问电和慰问函,声援和支持中国的抗疫斗争,为我国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国际环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卫生健康及世界和平发展构成最紧迫和最严峻的挑战,4月2日,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230多个政党联合发出共同呼吁,各国应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果断有力措施遏制疫情蔓延,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相互支持和帮助,汇聚全球资源和力量,坚决打败病毒这一人类的共同敌人。
公共外交之理,在于共鸣:分享信息,技术支持,及时、公开、透明地分享疫情信息和技术经验,对各国共同应对疫情,至关重要,从而引发中国抗疫故事的全球共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都指出,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恐惧、谣言和污名化。谭德塞与古特雷斯倡议的避免“歧视、谣言和恐惧”,与中国早先所倡议的“隔离,但不隔绝爱”异曲同工。
公共外交之法,在于共振:建立卫生伙伴关系,协同应对疫情,避免恐慌。中国向伊朗等国家派遣抗疫小组,援助试剂盒等举措,赢得称赞。2月29日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评价中国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措施为“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经济学家保尔·多诺万表示,此刻恐慌才是经济的主要威胁,一旦恐慌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对消费者行为造成影响,将对经济产生严重损害。谷歌搜索显示,“新冠病毒”一词搜索量飙升,就反映了这种恐慌。反过来,如果谷歌“新冠病毒/肺炎”搜索到的不是过分渲染病毒的可怕,而是中国抗疫的生动实践,将减轻世人恐惧,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公共外交之术,在于共情(empathy):代表性例子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公共外交举措。当地时间2月26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华盛顿应约会见美国犹太人公共事务委员会(JCPA)主席大卫·伯恩斯坦等美国犹太人组织主要负责人,并接受由JCPA等87个美犹太人组织共同发表的公开信。这封《给华裔美国人和中国人民的支持信》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及世界各地排华情绪有所上升,我们对此感到忧虑。我们深知在此情况下,人们的担忧可能迅速演变为恐慌,导致无辜人士受到排斥和歧视。我们承诺将共同努力,确保你们感到安全,得到支持,并共同反击社交媒体上的辱华言论”。
总之,通过分享中国抗疫故事,让外界了解中国如何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而认识、认可、认同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工作态度,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