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人大重阳“中国财税研究报告”第5期: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发挥财政作用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研究报告  /  

人大重阳“中国财税研究报告”第5期: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发挥财政作用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14 作者: 人大重阳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历着深远的社会变革,尽管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生态问题尤为尖锐,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讨论的焦点。


  核心提示:

  1. 截至目前,退耕还林是世界范围内财政资金投入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政府性生态工程。

  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最初目的在于遏制水土流失,定位于一项环境政策;但由于工程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因此还同时具有经济效应。

  3.“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项目的推进,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愈发突出,政策重心明显由强调生态效应转变为强调经济效应。

  4.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果显著,在固土、保肥、固碳、释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收入增长效果、就业方式转变效果和扶贫开发效果。

  6.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后,收入明显增加,但增收的原因完全得益于退耕还林补贴,当从农户收入中剔除退耕还林补贴后,增收效果暂不明显。

  7.退耕农户的就业取向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农户倾向于从事林牧渔业经营活动,而中等收入农户倾向于外出务工。工程尚且无法吸引退耕村非退耕户从事非农就业,政策的带动效应暂不明显。

  8.退耕还林工程的脱贫效应显著。而且,退耕补贴主要被低收入农户获得。

  9.鉴于退耕还林工程在促进非农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和缓解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在生态保护方面积累的巨大成果,工程应当予以持续。

  10.如何促使退耕户实现稳定的非农就业,避免退耕户复垦是制度完善的关键。从短期来看,首先要提高补贴标准;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退耕户的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的力度;再次要改善农民工就业的市场环境;此外,还要注重新农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1.从长期来看,核心措施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人力资本。

  退耕还林的缘起

  退耕还林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遏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其实施的背景是,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以及嫩江流域遭受特大洪灾,洪灾导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蒙受巨大损失,政府为了根治并预防水土流失,进而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提出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的指导思想。

  随后,工程相继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扩大试点,并于2002年在全国推广。截至2013年,中央累计投入3542亿元,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4.47亿亩,其中包括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08亿亩,直接惠及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