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108期】对外援助应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其他产品  /  

【108期】对外援助应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发布时间:2016-05-04 作者:  

2015 年 12 月 30 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了“新形势下的对外援助与中国战略”闭门内部研讨会。来自相关部门、金融机构、高校智库的负责人和专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的对外援助价值何在;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在对外援助的定位、部门协调、宣传等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2015 年 12 月 30 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了“新形势下的对外援助与中国战略”闭门内部研讨会。来自相关部门、金融机构、高校智库的负责人和专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的对外援助价值何在;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在对外援助的定位、部门协调、宣传等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一、对外援助要与“一带一路”结合


  与会专家认为,在新形势下,应把对外援助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结合起来,衡量对外援助的价值,统筹投资与援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郭宪纲建议,应把对外援助和“一带一路”结合起来,避免重复投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将对外援助资金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资金来使用。


  中非发展基金总裁石纪杨认为,对外援助是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和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有力工具和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我们对外合作的宝贵资源。他认为,战略必要性是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他主张要“投援结合”,以对外援助带动“一带一路”。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唐晓阳认为,援助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援助指的仅仅是官方发展援助,而广义的援助包括贸易、商业投资等,后者给当地民众带来就业、实惠,也是一种实质性的帮助,而这种“广义的援助”恰恰是中国的强项。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毛小菁指出,目前我国对外援助的定位还不是特别明确。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值很高,我们自己赋予援外的责任也很大,领域包括外交、经济、文化、军事,但援外资金的总盘子很有限。要使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要制定更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规划。她认为,在“一带一路”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推进中,应先引导商业资金;在商业资金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援助可以发挥一些软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