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11月14日十大财经新闻看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其他产品  /  

11月14日十大财经新闻看点

发布时间:2014-11-14 作者:  

中国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能源合作。13日,外交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介绍了习近平主席即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峰会主题是经济增长、就业与抗风险,具体议题包括世界经济形势、国际贸易、能源、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等。

每日十大财经看点(11月14日)


国内经济:


1、总理推东亚6大领域合作发展,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提速。昨日(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缅甸内比都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等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第九届东亚峰会上,李克强表示,东亚发展合作的关键是促进经济一体化,为此应重点推进六大领域合作,包括东亚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东亚互联互通、扩大东亚金融合作、加强东亚减贫合作、推进东亚海上合作与密切东亚人文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中方愿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协定谈判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进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在推动东亚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李克强表示,要尽早完成相关自贸协定谈判,支持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

 

2、外交部:中国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能源合作。13日,外交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介绍了习近平主席即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峰会主题是经济增长、就业与抗风险,具体议题包括世界经济形势、国际贸易、能源、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等。会后将发表一份公报。张军表示,中方相信并期待峰会取得积极成果。一是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提出新举措,制定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推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挖掘世界经济新增长点,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转型。二是在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方面迈出新步伐,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共同保障国际能源安全。三是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形成新共识,继续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四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谋求新突破,加大对发展问题的关注,树立以增长促发展、以发展促增长的发展观,积极支持联合国制定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推动国际社会就防控埃博拉疫情、反腐败等加强合作。

 

3、国际能源署:中国将成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国际能源署(IEA)周三在伦敦正式发布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4》,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此外,中国和中东将推动天然气需求增长,到2040年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会达到11%,是现在的近3倍。报告预计,全球煤炭需求到2040年将增长15%,原油增长16%。从现在到2040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原油需求量将持续萎缩,东南亚、中东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将带来主要的原油需求,亚洲发展中国家未来将占到全球原油需求总量的60%,经合组织成员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的需求量则将减少。

 

4、三大指标增速齐齐下滑,四季度经济或进一步放缓。13日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的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这三项指标的同比增速齐齐下滑,预示四季度经济或将进一步放缓。数据显示,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5%,为2006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工业增加值小幅回落至7.7%。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意外下滑至15.9%,创近13年新低。在投资低迷、工业疲弱、消费不振的背景下,依然有一些积极的迹象,受益于房地产政策回归常态,中国楼市冷却的速度有所放慢。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依然难言企稳,不少分析师称,未来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宽松。

 

5、电力需求持续疲软,10月发电量同比仅增1.9%。11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发电量44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较上月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发电量同比1.9%的增长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中电联此前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当前宏观经济呈现稳中趋缓特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各种因素交集,将抑制电力消费需求较快回升。电力消费的疲软会蔓延至四季度。中电联预计四季度全国电力供需继续总体宽松,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华东、华中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华北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预计全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30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800小时左右,同比回落幅度较大。

 

国际经济:


1、美联储主席耶伦:美联储必须关注全球经济。周四,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美联储应该更好地掌握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些发展如何影响美国经济,以及美国政策是如何影响外国经济的。美国经济情况决定了美联储利率政策。美联储需要更好地理解全球资本流动问题,以实现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耶伦表示,经济和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美联储需要理解其它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是如何可能影响美国经济的,因为美国经济情况决定了美联储利率政策。

 

2、欧洲央行委员:欧央行不会再降息,未来保持宽松。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Benoit Coeuré13日表示,欧元区经济复苏失去了一些动能,欧洲央行预计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疲弱,但仍是正增长,欧洲央行不会再降息,未来一段时间将维持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Coeuré承认,欧元区通胀下滑令人担忧,不过他认为,长期通胀预期仍完全在控制范围内。他说,如有需要,欧洲央行将在增加措施方面达成一致。

 

3、通胀持续低迷,法德意CPI远低于2%目标。法国10月CPI环比持平,同比增长0.5%,均高于预期。德国10月CPI终值同比增0.8%,环比降0.3%,符合预期。意大利10月HICP同比增0.2%,与预期一致。德法两国的CPI均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持续的低通胀很可能会鼓励欧洲央行的鸽派官员继续主张欧洲央行购买更大范围的资产。10月,德国调和CPI同比上涨0.7%,与初值一致,低于上月的0.8%。作为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的低通胀对欧元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德国CPI数据在欧元区CPI数据中占到27.7%。

 

4、美国上周初请人数升至29万,连续九周低于30万。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四公布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上升,但所处水平仍表明劳动力市场正在改善。具体数据显示,美国11月8日当周经季节性调整后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2万人,至29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28.0万人,前值为27.8万人。11月8日当周,波动较小的初请失业金人数四周均值增加6000人,至28.5万人,前值27.9万人。

 

5、德国2013年外贸顺差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据德国联邦统计局13日发布的2013年外贸最终数据显示,2013年德出口10931亿欧元,进口8982亿欧元,外贸顺差为1950亿欧元,仅次于2007年的1953亿欧元。美国是德最大顺差国,德对美贸易顺差为408亿欧元,其次是法国(360亿欧元)、英国(330亿欧元);荷兰是德最大逆差来源国(177亿欧元),其次是挪威(139亿欧元)、中国(76亿欧元)。在德237个贸易伙伴中,德拥有贸易顺差的国家为168个,拥有逆差的为6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