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与文明的角度来看,过去数周,我们对疫情的冲击的确是缺乏想象力。一个月前,我们多数人还在拿新冠疫情和非典作比较。现在看来,明显是低估了。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最近几年大力宣传“世界是平的”,宣传国际大连通的重要性。中国提倡“一带一路”也是促进国际大连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之中,“民心相通”是最基本的。有了“民心相通”才能做到“政策沟通”,才能使“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畅行无阻。“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建设是否圆满就要看世界“民心相通”的目的能不能达到。这是我最近看到好友王义桅《回应:关于“一带一路”的十种声音》一书得到的启示。
软入侵很像是国家层面的PUA。在具体战法上,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诛心之战。核心攻击目标是对方的人心。所谓“民意难违”,如果能大范围控制攻击对象国的民心,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是网络战的最高境界。二是虐恋之策。软入侵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更多的时候是爱恨纠缠的状态。因为对人心的攻击,首先需要人的信任,因此,软入侵的“炮弹”往往裹着“蜜糖”,他们会以各种智者、高端意见领袖夹带着各种“私货”的内容在互联网中筛选和捕获他们需要的操控对象。三是很多情况下自带道德光环,都是“为你好”。
2020年的G20峰会,有三大特点,一是时间;二是方式;三是内容。这次峰会成果将重塑世界的未来,为未来的发展铺好了新的“轨道”,全球为迎战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做好了准备。
习近平主席3月26日晚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2020年3月11日,直播系列讲座第三讲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刘英研究员开讲,根据疫情以来她对经济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疫情对中国经济冲击的十大悲观论调,并对其中五个重要论调重点地解读,最后回答美股大跌背后的实质结构因素,吸引数千粉丝同时在线观看,干货满满,收获众多好评!以下为讲座实录。
北京时间2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作了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的重要讲话(下简称“讲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告诉大公报记者说,习近平主席讲话释放了全球需要加强合作和政策协调的重要信号。
北京时间3月26日晚间,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举行。国际社会正在行动起来,努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疫情改变了全世界,也改变了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3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对重大项目审批核准等开设绿色通道。这说明在当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的形势下,我国要更加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尤其要重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和托底作用。
新冠病毒这只黑天鹅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正在引爆一场全球大变局。2020年是全球发展的重大节点,也是充满了极大变数的一年!为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重磅推出十场“百年大变局”主题系列直播讲座。3月20日晚,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刘志勤首场开播,主讲“中国脱贫在此一役(疫)”,剖析美国股市与经济的内在逻辑,以及中国打赢抗疫和脱贫两大攻坚战的坚定信心。
现在很多人想,中国的股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会不会成为国际资产的避风港?我觉得有这种可能,但对此也不要过于乐观。
中国经济基本面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供需矛盾没有根本逆转,庞大的内需市场没有改变,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技术升级还将继续。
现在,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大爆发,但全球总体确诊和死亡病例的高峰或拐点尚未到来,其传播的速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前所未有、远超预期,甚至可能出现失控的可怕局面,需要做出最坏的预测和应对准备。
现在很多人想,中国的股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会不会成为国际资产的避风港?我觉得有这种可能,但对此也不要过于乐观。
世上本无事,总有捣乱客。这次这个“捣乱客”不是别人,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股市。
当前世界面临疫情蔓延的威胁日益剧增,各国政府的压力空前。到23日为止,已经有180个国家报告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总感染数字逼近30万人。
美国无限量宽松,不是现金支撑下的宽松,而是无限量印钞票的宽松。这样的宽松只会掏空美国实体经济,滋生金融泡沫,造成新的全球恐慌。美国给出的无限量宽松规模越大,带给全球市场的副作用越强。
美国是制造危机的大师,更是转嫁危机的超级大师。世界经济发展多次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