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疫情出现虽在预料之内,却也在人们的不情愿之中。当河北,石家庄,黑龙江的病例不断刷新的时候,社会神经的确紧张起来。不少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也有的人感到茫然。大多数人都能够淡然处之,服从社区和专业机构的指导安排。所以,尽管疫情有所抬头,但是社会稳定,人们令行禁止,市场秩序安然,没有出现紧张慌乱现象。相比与目前欧美疫情重压之下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我们的制度成功有效而自豪。因为,我们的制度的成功有效,正是得益于亿万民众的支持与自觉,使得制度措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完善。
货币的本质决定了现金有长期存在的理论基础,货币的载体也具有使用惯性。现金和非现金支付有机共存可以使社会总交易费用更低,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过度“去现金化”会引发新的金融排斥,偏离普惠金融的初衷。现金可以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等基本权利。行为经济学和金融脆弱性等理论也支持保留现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从经济循环视角对高质量发展的状态描述。本文通过比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全球经济特别是中美两大经济体循环格局的变化,分析了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性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适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着力点。
过去几年,特朗普政府“退群毁约”,对多边主义机制和理念的破坏显而易见,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也因此受到重创。《大西洋月刊》评论员汤姆·麦克塔格(Tom Mctague)在对特朗普政府前官员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特朗普很多激进的做法是出于他的本能而非理智的判断,这不仅激化了美国与中俄等对手的矛盾,也削弱了美国在盟友中的信誉和影响力——特朗普采取单边行动的本意是彰显美国的大国力量,但这些行动如退出主要的国际协议,实际上令美国越来越孤立。
“如何提高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是提升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关键之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在“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金融与世界局势”讲座上表示,面对全球疫情蔓延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促使重要产品和服务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关键环节在国内运行,形成内需主导下长期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十分重要。我国具有的巨大国内市场和齐全产业体系等独特优势,对大多数商品而言存在充分吸收出口转内销以及满足生产配套需求的能力。但是在一些高端产业领域,核心零部件和技术依赖国外进口的相对比较劣势尚无法迅速改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提升高端产业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根本之策。
近段时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气势如虹、持续走高,人民币升值话题引发多方关注讨论。 IMI执行理事兼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近期人民币升值原因比较复杂,并非都是实体经济外汇供求的反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短期避险情绪作用的结果。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持人民币在国际收支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稳定外贸、稳定投资的关键。
随着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全球碳市场积极扩张,目前正在运行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有21个,覆盖的碳排放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0%。截至2019年末,碳市场累计筹资逾780亿美元,资金用途主要用于支持能效提升、低碳交通、弱势群体等。发达国家碳市场在运行过程中,金融机构参与日益广泛,交易所作用不断增大,交易的金融工具品种日益丰富。目前,全球碳金融市场每年交易规模超过600亿美元。其中,起步最早、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品种是碳期货,年交易额占1/3。
随着入主白宫的时间进入倒计时,美国当选总统约瑟夫·拜登已基本完成其新政府内阁部长和内阁级官员的人事布局,其酝酿已久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也在近日揭开面纱。尽管美国国会刚刚通过了一项9000亿美元的经济救助法案,但这并未削弱拜登刺激计划的规模。拜登表示,与需要采取的行动相比,9000亿美元只是“首付”。新经济刺激计划将是一项耗资数万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帮助美国走出疫情带来的经济“寒冬”。这份计划细节将于当地时间1月14日公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民主党在此前的国会改选中取得了参众两院的控制权,使得该刺激计划的通过前景较为乐观。
2020年是金融科技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年份。回顾这一年,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渐进式重构,从银行到小贷公司,从持牌金融到民间借贷,监管新规接连落地。总体来看,2020年的金融科技监管有两大特点,一是在某些领域收紧政策,监管套利空间日渐压缩;二是明确导向,监管层多次强调金融回归支持实体经济本源,这无疑也是未来金融科技监管的发力方向。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将于1月20日入主白宫。正处在40多年来最坏状态的中美关系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对此人们有大量相互矛盾的预测。
果不其然,特朗普1月6日的最后一搏导致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片混乱。赶赴华盛顿的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搅乱了彭斯副总统主持的选举人票确认仪式,冲破了戒备森严的国会警卫线,冲进国会进行打砸抢。现场一片混乱,且出现了枪声,国会确认仪式不得已中断。乱象和暴力已经导致数人死亡,华盛顿市长也宣布实施宵禁。
2020年1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暨第六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网副总编辑杨新华出席分论坛一第一环节“中美危机管控中的智库责任”并作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美国国会遭到前所未有的“袭击”,被称为是美国”民主”最黑暗,最不光彩的一天。在全世界亿万民众的注视下,数百名“暴徒”涌进神圣的国会大厦,对这座一直傲世全球,对全球事务发号施令的“圣殿”进行破坏,和骚扰,使得正在进行的总统选举选票论证的会议被迫终止。
11月3日,2020美国大选投票日。 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提前投票;媒体、民调机构等以不同方式反映两位总统候选人的选情。当然,人们更担心的是11月3日之后的美国。 在这个时间节点,观察者网邀请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贾敏老师,复盘选战开打以来的美国社会的种种“惊奇”,剖析其政治、社会的危机本质。
2020年1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暨第六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出席分论坛三第一环节“思想创新与智库国际化建设”并作主2020年1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暨第六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国强出席分论坛三第一环节“思想创新与智库国际化建设”并作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2020年,从军事到经济,中印关系依旧颇为紧张;新冠疫情的到来,也给莫迪政府带来了新的压力,更便于他甩锅中国。随着印度国内矛盾凸显和国际局势变化,印度在内政外交方面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围绕这些变化,观察者网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宗义,勾勒2021年中印关系可能呈现的趋势。
新年伊始,经历了近一年的过渡期后,英国正式脱欧。而此前不久,一种传播能力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在英国被发现,导致伦敦等地封城,多国也暂停与英国之间的通航。截至目前英国确诊病例超过269万,是欧洲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近一周每天新增病例5万多例。疫情叠加英国脱欧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新年伊始,海湾上空便阴云密布,一年之前的美伊“硝烟”俨然有重燃之势。伴随1月3日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遇刺一周年日子的到来,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陡然升级:美军战机、军舰接连现身波斯湾;伊朗重申要为苏莱曼尼复仇,对美方的军事压力已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同时还宣布将把浓缩铀丰度进一步提升至20%。
冷战结束以来,一种新型的社会思想冲突开始席卷美国,并被形象地称为“文化战争”。与1960年代青年反正统文化和反越战运动相比,“文化战争”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超前两者,其中又以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崛起而受人瞩目。在这场论战中,新保守主义者不仅在一系列美国社会的重要议题,如国家、社会、经济、宪政、对外政策等领域提出具有煽动性的观点,而且在美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上向自由派发起全面挑战,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美国政治和公共领域出现分裂乃至对峙局面,撕裂了公众原有的价值共识。媒体人、学者、政治评论家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到这场纷争之中,解释这种政治文化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已有超过36万人死亡,超过二战时美军的死亡人数。向来尊奉个体生命至上的美国,却对疫情中死亡的同胞麻木不仁。而且,特朗普政府依然强调美国取得了抗疫胜利,美国自上而下的反智行为,让包括西方世界在内的全球感到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