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时间7月25日,美欧就签署一项与日欧自由贸易协定相似的零关税、零贸易壁垒、零政府补贴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共识,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计划签署正式的协议予以确认。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美欧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如何看清特朗普的真实意图?中国怎么办?经济学家王晋斌帮您揭秘贸易战“十条”,并提出非常有益的建设性意见。
7月27日,纪念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10周年非正式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出席会议的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短短10年光景,金砖合作从一个经济概念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机制,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作为首个以非西方国家为主体的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为世界开辟更光明的未来。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新出炉的美国经济数据举行特别新闻发布会时称,美国第二季度GDP实现了历史性的增长,夸大美国经济表现。“美国第二季度GDP实现历史性的增长”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特朗普的这一说法甚至连西方的主要媒体都认为与事实不实。遗憾的是,中国部分媒体却甘当特朗普的传声筒,对此深信不疑。
近日,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王义桅前往纳米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并发表演讲。王义桅表示“最近走访纳米比亚各地,看纳米比亚报纸,体会到纳米比亚人对一带一路的矛盾心态。这也印证了中纳民心相通的重要性。祝贺纳大孔院建院五周年,期待孔院大楼早日落成,成为中纳人文交流的重镇。”中纳关系政治基础良好,一带一路与非洲2063年计划和南部非洲区域一体化对接,与纳米比亚发展繁荣梦想对接,带来难得的合作机遇。
值此基金行业20周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新华网共同推出系列访谈节目,7月16日,重阳投资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做客新华会客厅。王庆详谈了对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理解,他认为,价值投资具有普遍适用性,是中长期风险收益比最佳的一种投资方法,中国市场需要给予价值投资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特朗普政府知道,美国经济将因关税遭受痛苦,但其仍试图利用2018年或2019年初美国经济周期性好转的利好,去抵消这种痛苦。特朗普政府迫不及待地如此做,是害怕经济周期性下滑将加深关税的痛苦。这解释了特朗普政府迫不及待地,对许多国家发动贸易战的原因。被美国加征关税的所有国家,应将美国经济周期对特朗普政府的制约因素考虑在内。
“金砖国家”第十次首脑峰会于7月2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在“特殊时机”——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当下,贸易冲突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国际贸易格局。“金砖国家”的表现将是提升国际经济信心的关键。在“特殊时机”的“金砖国家”将会做出其“特殊贡献”。“金砖国家”的“特殊贡献”是集中推动“金砖国家”的“软发展”,作为过去十年“硬发展”的必要补充。
许多人都在研究这场没有经济逻辑的“贸易战”会以什么“逻辑”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坚持当前的政策推行“贸易战”,它的发展逻辑仍将是“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的规律,最终导致美国的孤立和失落。一场没有逻辑的“闹剧”却会有一个符合逻辑的结局:单边主义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上周五晚(7月27日),证监会出台新的退市制度并即日施行。退市新规的正式文本增加了“五个安全”,更具针对长生生物疫苗的意味。退市新规的意义,除了针对性增加的“安全”要素,其他亮点还包括强化了政权交易所的退市实施制度主体责任以及退市企业相关责任者的主体责任。强化两大主体责任,倒逼两大责任主体更加戒慎恐惧,不敢逾越法治规则。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新出炉的美国经济数据举行特别新闻发布会时称,美国第二季度GDP实现了历史性的增长,夸大美国经济表现。“美国第二季度GDP实现历史性的增长”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特朗普的这一说法甚至连西方的主要媒体都认为与事实不实。遗憾的是,中国部分媒体却甘当特朗普的传声筒,对此深信不疑。
许多人质疑的是,是不是资本大肆收购破坏了市场生态,破坏了道德防线?这是个不完全的问题。资本收购是市场交易的一部分,是市场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说因此就将其定以、甚至定性为“市场破坏者”。但如果对市场的把握度不够,监管水平不足,会造成资本市场上肆意妄为甚至破坏市场公平公正的结果出现。因此,在“市场化”中,管理者也不是应该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许多人质疑的是,是不是资本大肆收购破坏了市场生态,破坏了道德防线?这是个不完全的问题。资本收购是市场交易的一部分,是市场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说因此就将其定以、甚至定性为“市场破坏者”。但如果对市场的把握度不够,监管水平不足,会造成资本市场上肆意妄为甚至破坏市场公平公正的结果出现。因此,在“市场化”中,管理者也不是应该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许多人质疑的是,是不是资本大肆收购破坏了市场生态,破坏了道德防线?这是个不完全的问题。资本收购是市场交易的一部分,是市场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说因此就将其定以、甚至定性为“市场破坏者”。但如果对市场的把握度不够,监管水平不足,会造成资本市场上肆意妄为甚至破坏市场公平公正的结果出现。因此,在“市场化”中,管理者也不是应该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去杠杆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2017年,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仅上升2.3个百分点,较2012-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了10.9个百分点。其中,企业部门、住户部门、政府部门杠杆率分别下降1.4个百分点、上升4.1个百分点、下降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在各项去杠杆政策的推动下,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去杠杆加速推进。上半年我国名义GDP同比增长10.0%,而非金融部门融资余额增速降至了11.2%,这意味着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仅上升了1.1个百分点。
金砖国家迎来第二个十年。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挑战下,金砖国家只有深度合作让金砖国家的“成色”更足,才能实现共赢。第一个十年的合作,是金砖国家在危机中的抱团取暖,是通过合作在全球治理秩序中获得更多发言权和投票权,或者说补齐合作机制上的短板。第二个十年,金砖国家则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和更重要的全球使命。
在中美贸易冲突的阴云之下,全球市场对于未来国际贸易前景的信心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全球市场的这一焦虑在目前波动的各国金融状况中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受此影响,人民币在过去一个月内也持续走跌。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的升高引起了贸易战的始作俑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注意,他在上周五发推特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认为中国是故意使人民币贬值以“夺走”美国的“竞争优势”以应对贸易战。
尽管未提去杠杆,但不能过度解读为去杠杆已经完成。未来一段时间,金融严监管、去杠杆政策大方向不会变化。尽管随着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金融风险防控成效初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为稳固,但是,目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负债率仍然偏高,居民部门加杠杆速度过快,政府部门隐性债务大量存在。过高的杠杆率可能引发市场泡沫破裂,触发“明斯基时刻”,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而,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前提下,结构性去杠杆就显得尤为重要。
约翰内斯堡峰会召开的国际大背景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发起贸易战。特朗普的对外经贸政策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构成了严重冲击。美国的贸易战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欧洲、加拿大、日本等盟国,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确切地说,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针对的是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
一年一度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峰会,将于本月25日至27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由于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1%,此次会议必将吸引国际社会众多关注。如果说七国集团代表发达国家,那么金砖国家则代表发展中国家。但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七国集团,却并非广为人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直言,近年来,我国支付市场发展迅速,银行支付和非银行支付齐头并进,支付方式和产品推陈出新,支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直连,通过银行违规进行跨行清算;部分机构“无照驾驶”,未经许可非法从事支付业务;违规经营、挪用客户备付金等风险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集聚了金融风险,侵害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