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美军以无人机发射导弹,精确消灭了伊朗精锐部队“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此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将对美国展开严厉的报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新任指挥官伊斯梅尔•卡尼就其前任苏莱曼尼之死向美国发出警告:“我们敬告所有人,要有耐心,你会看到美国人的尸体布满整个中东。”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史。印度是南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发源于印度的印度教或佛教,如今还是尼泊尔、斯里兰卡和不丹的主要信仰。因印度文明的地位及影响力,与印度的人文交流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和促进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给两国缓解紧张关系带来重要转机。在对华政策上,特朗普政府与政策界精英之间依然存在分歧,并非“铁板一块”。而且,从近期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高官的有关表态看,特朗普政府内部也出现寻求对华政策新路径的重要动向。
2019年12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的重阳论坛第46期在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著名金融学家吴晓求对话欧亚经济委员会一体化和宏观经济部部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原俄罗斯总统普京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Sergey Glaziev),两位顶级金融学家就“‘一带一盟’对接: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展开精彩对话。
2019年12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的重阳论坛第46期在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著名金融学家吴晓求对话欧亚经济委员会一体化和宏观经济部部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原俄罗斯总统普京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Sergey Glaziev),两位顶级金融学家就“‘一带一盟’对接: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展开精彩对话。
2019年12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的重阳论坛第46期在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著名金融学家吴晓求对话欧亚经济委员会一体化和宏观经济部部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原俄罗斯总统普京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Sergey Glaziev),两位顶级金融学家就“‘一带一盟’对接: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展开精彩对话。
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态度是认真的,成效和进步也是显著的。世行的报告不仅准确、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实现良性互动的态势,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前景投出的信任票,更是有力地回击了近年来西方媒体所渲染的“中国改革停滞论”“中国经济衰退论”
由于苏莱马尼在伊朗享有盛名,是伊朗在伊拉克、叙利亚地区军事、情报活动的实际最高指挥官和军事首脑,他在伊朗的声望不亚于巴顿将军在美国和隆美尔陆军元帅在纳粹德国、山本五十六在法西斯日本的声望,因此,他的意外死亡使得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冲突陡然升级。美伊之间的间接冲突有可能上升为直接军事对抗,美国大使馆被捣毁的风波正在出现戏剧性和出人意料的转折。
中国经济韧性强大。2020年的中国经济虽然压力依然大、风险依然高,但在周期性因素变化、新动能的培育与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部分下行压力将能够得到对冲。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间管理目标宜设为5.5%-6%,保守目标为5.8%左右。刘元春强调,明年的经济增长必须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准,要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风险控制,而不必过度拘泥于短期增长速度,不能简单教条化。
2019年,世界经济进入了增长疲软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下,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经济相对脆弱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则出现了负增长或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受下行压力的影响,今年全球各国央行掀起了一股“降息潮”,全球已有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采取负利率政策。
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典型悖论,就是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喜欢中国历史/文化,不见得喜欢当代中国;喜欢当代中国,不见得喜欢当代中国政治;喜欢当代中国政治,不见得喜欢中国政府;喜欢中国政府,不见得喜欢中国共产党。理解中国,就要理解中国共产党。
近日,香港不断出现抹黑警察的谣言。例如有人称警察早前在大埔开枪射伤年轻人、在旺角堕楼受伤的青年是被警察推落楼,云云。此类“消息”事后已证实纯属谣言。但是,《苹果日报》及多家“黄色”网媒都纷纷未经求证,或是无视事实便转载谣言,甚至连以公帑营运的香港电台也加入其中。
作为本届美国政府亚洲政策的代名词,“印太战略”过去两三年来广受关注。但围绕“印太”的覆盖范围及相关“战略”如何实施等细节,美国和印太其他国家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在上月的“印度洋对话”论坛上,印度外长苏杰生指出“印太”是一个开放、自由和包容的合作平台,地理范围包括西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地区。
美国为何频频成为国际秩序的搅局者,真的是软实力今不如昔了吗?又是什么导致了美国外交“软实力”的削弱和传统优势的衰退?美国外交是在践行实用主义还是意识形态挂帅?在这种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又会对中东局势造成什么影响?
2020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双向发力,将优化供给和消费两端,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随着中美双方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关税战的压力暂时缓解。在此情势下,2020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是,在巩固“六稳”预期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财政政策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精准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日益趋向合理化和高级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开始新一轮国际分工,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纷纷提出“制造业回归”“工业4.0”“智能化”等产业发展战略,全球产业链正在进行新的调整布局。
中国“公共外交”概念,与美国基督教式公共外交理念,以及冷战背景下的和平演变观,存在根本差异。传统中国文化认为,有四种力量境界:诸道同源之理,万法归一之道,纲举目张之法,提纲挈领之术。而公共外交之道,在于共通;公共外交之理,在于共鸣;公共外交之法,在于共振;公共外交之术,在于共情。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基本背景是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行业的对外开放一样,金融领域对于对外开放既充满向往,又高度关注开放所带来的风险。这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三四十年来发展很有意思的现象和特征,即在对风险的关注和担忧中不断改革开放和发展,九十年代开放经常项目是如此,后来加入WTO也是如此,目前我们在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乃至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势下继续加大金融业开放亦是如此。
大金融的“大”,不在于形式和数量上的大,而在于理念上的包容性、视野上的整体性以及方法论上的系统性。所谓大金融这个概念,一直是人大重阳的研究重心所在,其背后的逻辑是源于对于中国向金融强国迈进的判断。2018年7月,人大重阳发布报告称,中国已经是金融大国,但还不是一个金融强国,金融发展尚有很大潜力,考虑到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正当其时。
2020年如约而至。新版证券法已于年前正式颁布,对事关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制度特别是各主体的责任义务、追责程序等,作出了更加完善、与时俱进的规范。有了新版证券法,资本市场改革的路线图更加清晰,现实中存在的各板块、各条线改革不够协调的情况将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资本市场将进入多板块协同改革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