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 一场并非“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刘志勤: 一场并非“没有硝烟”的战争

发布时间:2020-02-04 作者: 刘志勤 

中国大地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抗击疫情的狙击战,其规模,其强度,其深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和预期。不少人把这场抗击疫情比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殊不知,这次斗争与以往的如何一次信息战,情报战都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区别。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本文刊于2月4日观察者网。


中国大地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抗击疫情的狙击战,其规模,其强度,其深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和预期。不少人把这场抗击疫情比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殊不知,这次斗争与以往的如何一次信息战,情报战都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区别,严格地说,这并非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是一场充满“硝烟”的战斗,其严酷程度绝不亚于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真刀真枪的厮杀,是一场关乎共和国能否顺利完成民族复兴的生死攸关的搏斗。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中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 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


这次抗疫战从一开始就充满“硝烟”甚至是“火药的”味道:人们对凶恶的病毒的认知随着一系列”证据链”的出现,而不断更新和深化 ,而每次更新和深化,都是科学与愚昧,真理与谬误,真实与谣言之间的交锋,其中不乏刀光剑影的冲突,也充斥着各种欲望的缠绕,使得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狙击战”情节变得十分复杂和多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次疫情防控工作,“ 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事关我国对外改革开放。” 可见,这次抗疫之战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将具有何等重要的份量。


取得任何战争胜利的原则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而我们正在进行的这场战斗的特殊与残酷之处就在于面前我们还做不到“ 知彼 ”,我们甚至不知道敌人从哪里来,不知道它“ 藏匿”在什么地方,它的“ 巢穴”,老窝在哪里,也不清楚它的传播途径....,在目前来看,这的确是一场“ 不对称 ”的战争:“ 侵略者”藏着暗处,受害者在明处,我们的被动可想而知。目前我们只能在”敌人”“恶魔”可能藏身和可能经过的地方摆兵布阵,设堡垒挖壕沟,步步为营,村村设防。


要夺取这场充满“硝烟”的抗疫之战的最后胜利,确保做到保证 ”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应当做好有关政策的协调安排,才能确保中国这艘巨轮在应对大风大浪时依然保持自己的方向,让中国不受阻挠的“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无论从战争方式,战争形态和战争中的参与各方的关系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型战争”。正如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会会议指出的,我们必须“ 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做出新的战略部署,而“ 加快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我们的对抗措施才能有的放矢,目标准确,才能从根本上摧毁“ 病魔”的“大本营”。我们的斗争任重而道远。这是一次“硝烟”浓密的战争。


随着战事深入发展,战线不断推进,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几个重要准备。


第一,警惕少数西方国家趁机给中国施加新的压力,釜底抽薪,在政治上,经济上为中国的后续发展制造障碍。例如对中国的商品,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等设置人为障碍,在个别领域实行封锁等极端行为,可能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制造一些麻烦,我们要有充分的政策准备和物资储备,做好“两线作战”(内外两条战线)的准备,严阵以待,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影响减到最小,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冲击最轻。


第二,这次疫情防控战争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更客观和冷静的审视我国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思路。疫情的爆发与防控给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出来严峻的挑战。如何疫情的爆发几乎都和“ 聚集”有关,就是人群的大规模集中,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利,却给救治工作增加了许多的困难。所以,如何让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必须适可而止,不能无限扩大城市群建设,更不能盲目鼓励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有的地方政府把农民工进城务工,提供城市户口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的主要手段,使得许多小镇,千方百计要挤入百万人口城市名单,才能提升本地行政级别,获得更多政策优惠。这次疫情防控,应当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机会,它至少可以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大城市的弊病究竟是什么,城市规划的重点究竟要包括什么......,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思。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呼吁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 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坚决遏制病毒蔓延势头,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