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马骏提出九大绿色金融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马骏提出九大绿色金融产品

发布时间:2014-11-27 作者: 马骏 

金融机构本身更多的可以建立专门的绿色金融的事业部,这样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规模效益,也有利于以后新的融资渠道,比如绿色债券来推动绿色信贷。贴息,虽然我们有对绿色信贷的贴息,但是规模还比较小,以后从规模方面,还有从贴息的具体操作层面都有可以继续改进的空间。

 

       11月26日,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召开了以“生态金融:金融机构与产品创新的作用”为题的主旨论坛。如何让含苞待放的金融创新变成百花齐放?这些金融创新需要哪些支持?与会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切合中国的实际,至少在九个方面的金融产品可以发挥作用:


      第一,绿色信贷。绿色信贷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从它占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比重来看还有很大的空间。另外还有很多银行没有加入赤道原则,应该有更多的银行加入。具体推动至少要有三个层面需要努力:监管层面的指引还可以继续加强约束力。金融机构本身更多的可以建立专门的绿色金融的事业部,这样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规模效益,也有利于以后新的融资渠道,比如绿色债券来推动绿色信贷。贴息,虽然我们有对绿色信贷的贴息,但是规模还比较小,以后从规模方面,还有从贴息的具体操作层面都有可以继续改进的空间。


      第二,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在国外已经运用的很广,据说去年一年就有40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在国际上发行,绿色债券的一个好处是如果银行来发的话,它可以用来支持银行的绿色信贷,如果企业发的话是可以支持企业的绿色投资。如果设计的好,绿色债券可以帮助解决或者缓解很多绿色投资项目的期限匹配的问题。因为很多绿色的,尤其是基础设施的绿色项目的还款周期很长,可能是5年、10年的,但是我们银行负债的平均期限只有5--6个月。如果没有债券这种工具的话,就比较难以匹配。如果绿色债券能够获得投资者所得税减免的优惠,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绿色投资的融资成本。


      第三,绿色股票。在国外只要企业是绿色企业,按照市场的规则,如果市场能够接受你就可以上市。但是在中国上市需要排很长的队,有一些绿色企业因为排了好几年的队,还没有得到上市的机会,经营就非常困难。所以需要考虑绿色IPO的通道,也就是说给绿色的企业一个比较简便的IPO的审批程序。


      第四,绿色基金。有很多种类型,一大类是绿色产业基金,现在很多地方层面已经做出来了;还有一些是可以被各种各样投资者购买的基金,像ETF,ETF有非常大量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到绿色投资当中去。


      第五,碳市场和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碳市场是可以用来降低减排成本的一个机制,排污权交易刚刚开始试点,以后也可以通过试点逐步的发展起来,这两个方面还有很多研究和推动可以做的。


      第六,绿色评级。目前的评级公司是传统的评级,并不考虑项目发行债券主体的环境影响,以后可以先通过双评级的体系,逐步推向更广泛的绿色评级的体制。所谓双评级就是老的评级继续保留,但同时对发行主体或者项目有一个新的评级,这个评级就反映了它的环境影响。如果评级好的话,它能够降低这个项目或者企业的融资成本,如果绿色评级很差可能会提高融资成本。从这个意义来讲,市场机制可以通过绿色评级使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绿色行业,减少对污染型的投资。


      第七,绿色股票指数。在国外这些指数已经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为什么绿色指数也可以引导绿色投资?举例,目前主流的股票指数当中,污染型企业占的比重比较大,因为经济结构当中,重工业的比重就很大,包括像煤炭、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等。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他们做的投资是被动投资,指数里面污染型的比重占这么多,如果这些人跟着不太绿色的指数投资,那就使过多的资金流入到污染型行业当中去。所以有必要创造一些新的绿色指数,提到绿色产业在整个市场的比重,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绿色行业。


      第八,建立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库。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评估项目的未来投资标准,这些评估都是非常专业性的,一般的投资者可能没有专业能力或者不愿意投入这笔钱做评估,可以建立一个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库,为大量的投资者提供低成本的服务。


      第九,绿色投资者网络。如果成立这样的网络,可以让投资者监督被投资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有助于机构投资者遵从环境的评估准则,来选择绿色投资的项目。(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