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04 作者: 梅丽莎•康利•泰勒
G20正处在它发展的节点上。G20需要继续证明自己是全球经济的"掌舵者"。 世界上已经有许多颇有潜力的峰会,G20作为一股新近崛起的后来者,要想拥有立足之地和合法性就要切实履行其现有的议程,并要证明,G20有能力提供一个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
人大重阳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谁来治理新世界——关于G20的现状和未来》
(一)议程膨胀
G20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取得了相对成功,但也存在这样的征兆:议程膨胀和超出峰会既定议题范围的多样化。而G20一开始主要集中在推动各国合作,以达到稳固持续的全球经济增长。不过,G20一直存在着议程膨胀的压力。
议程膨胀所带来的责任不可小觑。许多国际组织历史上都有过过度承诺和无法兑现承诺的问题。 G20一定要竭尽全力履行承诺,而不是谈些空洞的陈词滥调。
随着议程的膨胀,诸如民主、人权和社会公正等理念适合拿到G20议程中讨论;不过,这些问题应被视为一个运转良好的G20成果或者副产品,而非G20的核心议题。
日益拓宽的议程和议论焦点的丧失会使得决议的执行更加困难。G20应聚焦到那些力所能及并有助于树立其合法性的领域里,而不是去重复现有国际机构正在做的事。
(二)预期膨胀
议程膨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高估G20的能力,对它实际所能做到的抱有不现实的预期。当这种过高预期无法得到满足时,G20的声誉将会受损。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G20首脑峰会证明了自己作为危机应对机构的能力;现在, 它正在被宣扬为一个世界经济的"掌舵者",这是通过填平不同国家和市场之间的治理鸿沟来实现。 G20必须要专注于自身的目标议程,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如果过高的预期被平淡的成果挫伤了,失望和嘲讽将会损害它的团结和寿命。如果G20无法正视自己,它将不会成为讨论全球经济议题的顶级峰会,世界上的各主要经济体将另辟他径。
(三)合法性
如果议程过度膨胀,并且不合理预期造成了人们的失望和对G20合法性的质疑,那G20会很脆弱。随着一些成员国同意协调其部分国内政策,G20被批评为缺乏代表性。如果G20成员的决策没有损害甚至更好地惠及非G20成员,那么这个组织就会被视为一个很好的全球公共品。
然而,如果G20未对全球集体利益有所贡献,它就会失去作为一个有效峰会的合法性。不同于联合国,G20的合法性并不来自它遍及全球的会员资格和多方协定的过程。G20的成员国资格是自封的,并且经过筛选的,但这种决定并没有经过全世界的表决。为了维持合法性,G20需要继续对全球经济施加有效影响。用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的话来说,一个独特的组织必须要能维持它的相关性,并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合法性:通过坚定不移的专注于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繁荣以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
G20正处在它发展的节点上。G20需要继续证明自己是全球经济的"掌舵者"。 世界上已经有许多颇有潜力的峰会,G20作为一股新近崛起的后来者,要想拥有立足之地和合法性就要切实履行其现有的议程,并要证明,G20有能力提供一个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
作为2014年G20峰会的东道国,澳大利亚努力确保,G20聚焦于证明经济领域的核心能力。用澳洲话来说,叫"进球"("球领域的核心能力。用澳洲话来说,叫足之地和合法性就要),证明G20有能力以实用和权威的方式处理国际金融和经济方面的问题。澳大利亚将"专注于探索支持全球经济增长的对策,并将重点放在创造就业和开放贸易上" ,从而取得惠及全球经济的具体成果。(作者为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 执行理事梅丽莎•康利•泰勒)